把区队当成一个家来管理,把职工当成家庭的一员来关心,是蒲白矿务局马村矿皮带溜子队的一贯作风。他们无论是在安全生产,还是在关心职工等方面,都处处显示了他们的独到之处。
扫帚抹布井下带
扫帚、抹布和井下皮带溜子司机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然而,马村矿皮溜队的职工们却说:“扫帚、抹布我们一样也离不了。”由于皮溜子队是一个井下辅助区队,所辖区域机械设备都处在井下回风巷中,煤尘的堆积直接影响到“一通三防”工作。早在几年前,皮溜队就开始利用扫帚、棉纱来清扫巷道和清除电缆、水管以及设备上的煤尘。这种办法的实施,既有效的解决了煤尘的堆积,使该队的工作环境大为改观,又保持了井下巷道和电器设备的清洁卫生,为该队的文明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多次检查中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这看似不起眼的扫帚和棉纱,一年下来就是个不小的数目。材料费用居高不下,特别是矿上实行工资材料一绳捆后,这个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怎么办?“我们大家都来想想办法。”队长彭德勇及时召集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最后,经过协商,他们把生活公司卫生工退下的扫帚,重新捆扎;把福利楼不用的破旧工作衣清洗后,撕成抹布,重新投入了使用。废物被再利用,费用高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使用效果还不错。从此,职工们就像自家过日子一样,经常收集扫帚、抹布,从未间断过。扫帚、抹布也成了皮溜队职工下井必带的特殊工具。
“家”有储金会
在皮溜队,每当职工遇到急事需要用钱的时候,都会想到储金会。10年前,该队为解决职工中的一些实际困难,给职工办点实事,让每人集资10——20元钱筹办了储金会。按每人实际交款金额,造册登记,由专人负责保管。凡遇职工退休或调离时,便如数奉还。储金会的钱虽然不多,但它却为职工解决了燃眉之急。一次,几个刚分到队上的新工人,还未等到开资就没了生活费。由于家远回去拿钱吧,搭上来回路费不说,至少也得少上几个班,不回吧,生活怎么办?队上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先从储金会中拿出一部分钱来,解决了他们的暂时困难。新工们高兴地说:“队上这样关心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十年来,该队储金会随着职工的进进出出,大了又小,小了又大,从来没有间断过,它成了职工们的一种依靠,为职工解决的困难也数不胜数。职工们都说:“小小储金会,真是离不了。”
屈凤玲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