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邮局订了明年全年的《陕西工人报》,回家拿着订单高兴地说:“我给咱家订了份《陕西工人报》”。
其实,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农村很少看报。今年夏季,父亲身体不好,我将父亲接到城市与我生活。我家订有《陕西工人报》,父亲无意中翻阅,便看上了瘾。每当报纸一到,父亲总是抢着翻阅,还把报纸刊登的主要内容边看边讲给我们听。
父亲为啥喜欢《陕西工人报》呢?父亲认为,《陕西工人报》做为省级报,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关注党和政府的政策规定,比如,教育收费及居民生活垃圾、水、电、煤、出租车收费、医疗收费的调查,使老百姓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二是关注弱势群体,报社不同时期,推出《爱心助学传递》、《走进贫困职工家庭》、《时时关心职工事》、《维权热线来电》等栏目。三是关注百姓的合法权益。比如《临时工上班途中被撞,靠法律讨回工伤待遇》等文章,都是百姓工作、生活、学习中可能发生的事,如何解决?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读者很有启发。
父亲听说我要给陕工报写稿子,便叮嘱我:下次写稿件时,把我对陕工报的建议也写上,我也要为陕西工人报做些贡献。
父亲说,陕工报有3点不足。一是整体版式陈旧,且各版面不协调,风格不一致;二是新闻不“新鲜”,有时比别的报晚一两天;三是维权版的维权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维权稿件少。
其实父亲说的也是我想说的,2004年即将结束,希望在2005年陕工报能越办越好。 (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