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困难总是暂时的

2023年10月06日

“来子,身体最近还好吧,要注意多休息。”刚走进位于西安北郊的华山有色冶金机械厂工人杨春来的家,陪同的厂工会黄主席忙不迭地问起他的病情。表面上看,41岁的杨春来胖胖的,气色还可以,可实际上,他的心脏刚做过手术不到一年,为了维持家庭最低的生活开销,术后三个月,他就挣扎着上班了,企业照顾他,工友们同情他,有意多给他匀点活,辛苦一月只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去年是我们家的多灾多难年,他爸心脏病犯了,花了不少钱,最后走了。他爸2月份去世,来子3月份又做了心脏手术,我呢,还是心脏病,这才出院几天。其余几个孩子都下了岗,要不是工会和邻里照应,真不知这日子怎么过。”杨春来的母亲一见有人来,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杨春来是机加分厂电焊工,原来身体很好,一次昏倒在车间,工友们送去医院才发现得了心脏病,他父亲就是因无钱做心脏手术去世的。为了留下这个顶梁柱,去年3月份,全家东挪西凑,为他做了心脏手术。按医生要求,这么大的手术,至少要在家休息一年,可杨春来怎么也躺不住。企业效益不好,开工不足,病休工资只有一丁点。父亲在时,每月有500多元的收入,尚可养活无业的母亲,现在,母亲每月只能享受100多元的遗属补贴。妻子在家属区打扫卫生,一月只有350元的工资。厂里没有子校,孩子在红旗厂借读,学费、车费也是一笔大开支,他不上班,这个家没法撑下去。杨家只有两间小屋,家具全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式木板床,床头裂了缝,油漆掉了色,一口老式木钟是全家的时间。全家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桌子上摆放的药品。杨春来和母亲每天要用药,各种药品一个月要花近千元。为省钱,家里全吃素,街坊邻居看杨家日子过得艰难,常常找借口,这家送碗肉菜,那家送点荤腥,从东北一块来的老乡也不时陪着他母亲说说话。杨春来说他最大心愿是盼着企业兴旺。他是一个电焊工,技术很好,按说出去打工能挣更多的钱,可一来身体不允许,二来他割舍不下对企业的感情,最需要时,企业和工会给了他们家无私的帮助。“只要企业好了,收入就高了,我就能多照顾照顾72岁的老母亲,我相信,困难总是暂时的。”杨春来指着一盆父亲留下的,开的正艳的花儿,乐呵呵的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赵阳

上篇:为何公布“0捐款”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2005011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1/18/24478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