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捐款勿攀比

2023年10月06日

·杨方·

某小学一名小学生近日放学回家后,就急切地向他妈妈要100块钱,说老师说了,要给印度洋海啸灾民捐款。孩子的妈妈听了吓了一跳,“要捐100块?你爸爸一个月才挣多少啊,妈妈又刚下岗没了工作,咱们就捐10块吧。”孩子很不高兴地撅起小嘴,并赌气说不捐了。

相信,时下学生向家长要钱捐款的情景会很普遍。作为家长,尤其是老师,面对孩子们真诚的一片爱心着实应该保护,但也需警惕“献爱心”所引发的副作用。

时下,一些捐款活动借“献爱心”之名,行完成“政治任务”之实,一级做给一级看,学校也莫不如此。因此,学校老师在号召学生向贫困地区和灾民捐款时,往往只片面强调谁捐款捐得多就树立谁为典型,并加以大力表扬,这无形中强化了孩子们之间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全不考虑学生中间也不乏家境贫困的客观事实。如果同学之间在捐款数量上互相攀比,那么就必然会使那些家庭拮据的学生由于拿不出太多的钱而在同学和老师眼里“栽面”,由攀比心理引发孩子的自卑心理,这实在不是我们当初实施“爱心教育”时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懂得,重要的是通过捐款在小学生纯真的心灵上,栽植和培育“帮助别人”的仁爱思想,即重在“献爱心”的行为过程,而非“捐款多少”。老师应该教育学生向自己的父母表达爱心也是我们实施“爱心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起码应该做到的。

上篇:外国“发烧友”铜川看机车
下篇:宝鸡 500民工领到欠薪86万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2005012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1/27/24509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