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相当一批事业单位要变成企业,不少职工要告别“国家干部”身份,转变为靠市场吃饭的“社会人”。
这是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之后,中国又一次在一个重要领域内打破吃“大锅饭”的做法。
在事业单位的编制“国家干部”,在中国总共有近3000万人,分布在130万个事业单位中。
“事业单位”完全是中国特色。不少学者在国外发表论文,为不知怎么翻译此词而犯愁,因为国外没有事业单位。
中国的事业单位情况各异,有的更像是政府机关,有的接近于经营部门,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在法律上都叫做“事业法人”,产权都是国家所有,从业人员除了临时工,往往都叫做“国家干部”,他们中许多吃着国家财政饭,而且从住房、看病,到孩子入托、上学,长期享受国家福利。
目前全国有31个省区市约45万个事业单位推行了聘用制度,有1300万人签订了聘用合同,约占总数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