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坚持军民结合,大力发展军工民用产品,加快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这是我省军工企业今后重点工作之一。
3月1日,记者从省国防军工企业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重点工作除抓好高新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外,还要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使军民品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使民品成为带动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军品科研生产建立的技术平台加快民品发展,进一步提高民用产业发展速度和效益;配合国家推进军工主导民品产业化工程,大力培育民用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以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龙头,促进全省航空工业资源的优化整合,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民用飞机,抓紧新一代支线客机研制和大型运输机前期工作,抓好现有民机的改进改型和市场开拓,扩大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大力发展航空配套产品。依托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和国际合作项目,加大新一代航天发动机和空间技术研发力度,加快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步伐,促进韦曲——田王航天产业园建设,在航天动力和卫星应用领域形成产业优势。
同时,充分利用陕西军工在微电子、光电子、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做大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雷达通信导航设备、计算机及软件产业,争取纳入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6英寸军工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陕西兵器游乐世界项目建设进度。抓好已纳入国家计划的5个“双高一优”技改项目、纳入省计划的11个重点民品、10个科技发展产业计划项目和20个民品国债技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28个招商引资项目取得成果,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军地联手,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军工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围绕重点骨干企业和重大龙头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集群。西飞、西航、汉航、庆安、陕柴、西光、东方、航天动力等企业集团应在省内实行低成本扩展,加速军工与民用产业双向资源的重组整合;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参与地方经济开发和大型工程建设。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