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西安市创建卫生城市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大街小巷到处打起了“争创卫生城市”的醒目横幅,城建等部门更是谨慎负责,监督巡逻车随处可见,创卫的成果有目共睹。但创卫工作繁杂而任重道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能忽视,市民普遍反映的垃圾桶少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镜头一:树坑竟成替代品
在金花南路上,笔者发现,由于该路段没有垃圾桶,路两边的树坑只能做了“临时替补”。许多树坑里扔着各种食品包装袋、卫生纸、甘蔗皮……有的路边小店甚至将剩饭剩菜倒在里面,使得树坑污秽不堪,过路行人掩鼻而过。
镜头二:想讲公共道德没条件
笔者跟着一个中学生从兴庆路走到咸宁路,近500米的路上,竟没有找到一个垃圾桶。这个中学生很无奈地说:“从小就被教育要讲公共道德,可现在想讲道德都没有条件。”
镜头三:尴尬的母亲
在环城南路上,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她三四岁的儿子,边走边教育,告诉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要讲公共道德,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时,他们看见路上掉着一张广告宣传单,或许是母亲觉得这是教育儿子的一个好机会,就让儿子将纸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但母子俩到处找都找不到垃圾桶。望着儿子疑惑的表情,尴尬的母亲不知该如何解释。 实习生 史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