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言·
2004年江苏省启动并实施“3年培养3.6万新技师”的计划,当年就鉴定技师、高级技师共7157人,完成该计划“第一年培养6000名新技师”的目标,超过前3年的总和。(《人民日报·华东版》)
加快高级技工的培养进度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通眼下高级技工短缺制约地区产业升级的“瓶颈”的重要一招。但高级技工培养的渠道与方法不是采取大规范培训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过一个学习、励练的长时间的过程才能造就出具有真才实学的高级技工来。
按照一位高级技工成长的过程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学校培养阶段,进入企业历练阶段,积累提高阶段。这一个过程大致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陶冶,是很难成长为一个高素质的高级技工的。
现在,一些地区称要建成制造中心,高级技工的短缺是无法跨过的“坎”。虽然企业老板们都为寻觅不到称心如意的高级技工而发愁,他们普遍体会到,“没有一流的技术工人,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企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更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等等,但培养一个高级技工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急功近利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而高级技工的人才储备绝不是人才走马灯地来来回回地抢人挖人,而是需要静下心来,一招一式都需要“慢工出细活”的。正所谓十年栽树,百年育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马上就能上手”的高级技工也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速成的高级技工是难当企业生产一线“排头兵”的。江苏省一年完成培养高级技师超过前3年的总和的努力虽然可喜,但这种用下指标、赶进度的“速成”之法培养出来的高级技师,能否真正在生产一线发挥特殊作用,还有待时间与实践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