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明担任厂长的原汉中公路局水泥厂到1990年时,已有20年建厂历史的水泥厂年产量依然徘徊在2万吨以下,且产量低,成本高,质量差,到1991年底累计亏损82万元,还背负着160万元的沉重债务。职工领不到工资,一个烂摊子,谁都不愿意收拾这个残局。工人出身干了20多年推销员的张俊明在1992年初受命于危难之时,走马上任,出任了厂长。他上任后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精心打造“中交”牌系列产品的精品,为自己开辟市场。1992年在他主持下研制的道路水泥新产品经国家建材局鉴定,企业的驰名品牌“中交”牌道路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从此引领了西北地区同类产品的时代潮流,为企业营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他担任厂长的13年中,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对工艺实施了20余项规模性配套技术改造。“中交”牌水泥先后荣获陕西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中国杨凌农科城经济博览会新产品后稷金像奖和新技术后稷金像奖。
在他担任厂长的10来年中,该厂固定资产增值120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上缴公路局折旧费570万元,历年累计上缴税金1234万元;1992年他来厂之前职工月工资仅209.28元,到他离任的2004年6月,职工人均月工资达到了912元,他还为当时不能参加养老统筹的部分农副工在保险公司办理了“幸福养老保险”,人均投保3600元,这些农副工60岁以后也可以领到一定数额的生活费。
1998年在他的决策下,汉中公路局出资850万元购并了原城固猫山水泥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功地组建了汉中公路建材公司,他义无返顾地挑起了公司董事长的重担。对于新的企业,他果断加大技改投入,实施了先进的五级旋风顶热气回转窑技术改造,使年生产能力提高到了10万吨,成为目前在汉中最具先进技术和最大规模的旋窑生产企业。两边的企业都发展了,张俊明对自己的要求却更严格了,外出谈业务,住的是普通客房,吃的简单饭。
2004年7月1日,张俊明同志由于要主持两个水泥厂的工作,实在有些力不从心,汉中公路管理局同意他辞去公路局水泥厂厂长的职务,从而使他放开手脚经营建材公司。汉中公路管理局组建了专门的班子,对他13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审计,审计结果如下:张俊明同志自任职以来,起于该厂(公路局水泥厂)最危难时刻,历经风雨十余载,辛勤工作,奋力拼搏,带领全厂职工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厂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完善生产工艺扩大生产,使200余名职工赖以生存的厂在商海大潮中生存下来,又使职工个人收入逐步有所增加,并较好的完成了局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和技术指标,实属不易,实践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任职以来,先后接受了行业审计、成本真实性审计、专项工程审计、社会中介机构的资产负债利润审计,以及逐年度税务部门的税务税收稽查和利润审查认定,得到了广泛好评。
个人廉洁自律、克勤克俭,一心扑在事业上,从不为自己乱花一分钱,深受广大职工好评。
(汪志成 汪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