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感谢《燕山夜话》

2023年10月07日

赵德铭

1961年,我在北京工作。有次到王府井新华书店购书,突然发现有一本名叫《燕山夜话》的小册子,便翻开看了几页,觉得不错,便买了一本。后来发现该书应是成套五册。于是在以后的几本中,几经周折又买到了第二、三、四、五册,并将这些分册装订在了一起。

该书都是些小议论文,每篇议论一件事,既富有哲理,又很风趣。因此我经常将这本书带在身边,有空就拿出来读读,象《白开水最好喝》、《一个鸡蛋的家当》等篇,我至今对其所讲的内容都记忆犹新。后来单位有时让我讲点小课,我也常引用该书的一些章节。在当时,听者都觉得挺有意思,我也常为自己能够“活学活用”而感自豪。

然而,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文革”初期批判“三家村”时,我也因读该书受到了株连。有些人揭发说,我不仅自己“中毒”,而且还四处“放毒”。其实,在批判“三家村”之前,我并不知道该书的作者邓拓是什么人,更不知道邓拓是所谓“三家村”的成员之一。更没有想到自己为求知,而会落到小会批判,大会检查的悲哀结果。但因从我家祖宗三代老贫农的家庭出身中查不到什么“政治背景”,最后还是从宽处理了:书被没收,将名字从“重点接班人培养对象”的名册上一笔勾销,从此再不准进入机密之地。单位人员到这些工地去施工,我就与那些家庭出身不好的大学生留在家里养猪种菜。

在当时,我恨透了邓拓,总弄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写这样“有毒”的坏书,来让我这天真的青年上当受骗呢。可是当后来我在北京育才学校看到被批判的“三家村”成员之一的廖沫沙时,我的气全消了。当时邓拓已经自杀,吴晗已失去了自由,唯剩下廖沫沙这个瘦老头子,低着脑袋,躬着腰,在秋风里哆嗦着身子,我觉得他们也怪可怜的。再瞧瞧自己,不过是入了“另册”而已,其他不是都好好的么?

大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在遭这场意想不到的厄运的时候。只有二十多岁,正是青春涌动,力求上进的金色年华。但只因一本《燕山夜话》,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眼看着同期参加工作的伙伴,一个个都当上了这个长,那个长,而自己却还是个“普通一兵”。于是,便将那一腔争强好胜的青春之火熄灭,从此只是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闲暇之余就拿起一本《红楼梦》,按照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从头至尾反反复复地读了四遍。

如今,几十年过去,再回头看看自己所走的路,不免又对那《燕山夜话》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之情。因为我寻思,若不是经它这么一折腾,自己说不定至今仍是个“大老粗”哩。

上篇:栾平的悲剧
下篇:书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4/20050422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4/22/26377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