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古老的音乐在长安

2023年10月07日

古老的长安有着古老的故事,古老的故事里流传着古老的音乐。走进西安长安区何家营,田畔房屋仿佛还萦绕着古老的乐曲。

一件又一件演奏长安鼓乐的钹、鼓、笙、锣、仪仗……,竟如此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且就在何家营的陈列馆中,真让人入迷,惊喜……

一支又一支古老优美而独特的乐曲开始了——有吹有奏、有击有打。

仔细品味那曲调的名称——《坐乐前扎子》、《登口曲》、《打棍》、《哭长城》等……

不仅曲子古老,演奏队也“古老”——村里的这个鼓乐演奏队、最大的有八十多岁,最小的只是十二、三岁的小学生。三、四十岁的妇女是鼓乐社的主要成员。这支特殊的演奏队,都是由当地农民组成的,这些纯朴忠厚的乡下人,在种田、打工之余,把古代文化以口传的方式,一曲曲地留传了下来。

问其:“这究竟是哪一个朝代的鼓乐?”鼓乐社的社长说:“可能是唐代”。

今年50出头的何生毕社长,在还是娃娃的时候就爱上了这种鼓乐。文革时期,何家营的老少们,顶着压力冒着风险保护了这些乐器和乐谱。这几年,家富人欢,何家营的人们也不想要啥,想要的就是把长安鼓乐发扬光大。

就是这支小小的农民古文化乐队,吸引了日本、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人,前来考察、参观。

现如今在西安有城隍庙鼓乐社、大吉昌鼓乐社、周至县南集贤香会东西鼓乐社、长安何家营鼓乐社、东仓乐器社。这些为数不多的乐社里的老人已渐渐离去。

图一 西安鼓乐社的乐队相聚何家营切磋技艺。

图二 鼓乐过去传男不传女,现今妇女已成了乐社里的主力军。

图三 每当夜晚,何家营的鼓乐社里就响起了古老而优美的乐曲。

图四 古老的乐曲吸引着外国朋友。

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影报道

上篇:“大锅”和陕南人
下篇:百年“罐罐窑”何日再逢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4/2005042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4/26/26384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