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何亚非
2003年8月,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席卷陕西渭南。数以万计的村民紧急撤离,29万亩土地变成汪洋。洪水退后,为了帮助11个重灾村3474户灾民重建家园,免受洪水再度危害之苦,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急发改农经[2004]224号”文件紧急拨款5906万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分文资金“拨付到户”。5906万元究竟在哪里?
烦琐的程序,使大部分救灾款被束之高阁
2005年3月22日,循着5906万灾民建房款的拨付线路,记者一行先赶往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我们并没有把5906万灾民建房款如数下拨。”在记者表明来意后,陕西省发改委农经处处长郭立新直言不讳。
至于为何不全部拨付,郭立新这样解释:“这笔灾民建房款属于“03·8”移民迁建工程款,性质特殊,牵扯面大。洪水退后,有些灾民房屋尚好,他们不愿意迁建新房。还有一些灾民愿意迁建,但不愿意拆旧房。但是他们都希望能拿到迁建款。这是与国家政策相违背的。对地方来讲,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因此,我们按照渭南市的迁屋方案分期分批“下拨。”
既然没有全部下拨,那么已拨付了多少款项呢?郭立新说,到目前为止,华阴市政府只报了一期迁建方案,因此,按照该上报方案,2004年9月20日,我们针对699户倒房户和严重危房户,向渭南市发展与计划委员会下达了1188万元的计划资金作为首期迁建款。
郭立新表示,“03.8”移民迁建工程可能要进行两到三年,甚至四年,还有可能更长时间。目前,5906万灾民建房款的“绝大部分还躺在省财政厅的账户里”。
随后,记者在陕西省财政厅了解到,首期1188万元灾民建房款于2004年10月15日拨付到渭南市财政局。
据了解,在“03·8”洪水过后,华阴市移民局对洪水中受灾群众的人数及受灾程度有过多次统计,对灾情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为什么直到目前为止华阴市移民局只向陕西省发改委上报了一期迁建方案,记者不得而知。
不高的效率,灾民只拿到了救灾款的一个小零头
在渭南市计委给华阴市经济发展局的《关于下达2003年灾后重建华阴市渭河“03·8”洪水淹没区首期移民迁建工程投资计划的通知》中,记者看到,2004年10月13日,渭南市计委下达了首期1188万元灾民建房款的投资计划。这份通知同时也抄送到了华阴市政府。
这笔款究竟什么时候到达华阴市财政局?记者在华阴市移民局得到了答案。
3月23日下午3时,记者赶到华阴市移民局。周选民局长告诉记者,他是2005年元月才得知首期1188万元灾民建房款已下拨到市财政局的。而在此之前的2004年11月21日,迁建工程已经动工。当时,华阴市移民局还向华阴市民政局借了50万元。到目前为止,华阴市财政局仅仅向华阴市移民局拨付了100万。50万元已经还了华阴市民政局的借款,只剩下十几万元了。
按照陕西省发改委给渭南市计委的《关于华阴市渭河“03·8”洪水淹没区首期移民迁建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首期灾民建房点分别为:华西移民西村、华西移民东村和高家移民新村。周选民局长说,目前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建立华西移民西村。他们打算以华西移民西村为试点,作为将来建立华西移民东村和高家移民新村的样板。在华西移民西村,他们已垫土七万多方,已经可以安置118户灾民。基本上按照先倒房户、后危房户,最后自愿搬迁户的原则进行。有16户灾民已开始建房,另有98户移民正在登记。迁建后的华西移民西村可以抵御20年不遇的洪水。
节外生枝,要迁建需先交1000元押金
为了印证周选民的说法,记者驱车赶到了位于华西镇大华公路以西,华西商贸点西南角的华西移民西村。垫起来的村台与大华公路差不多高,与原有街道两边房屋地基成水平线。有十几户灾民的地基刚建好,有两座房屋的雏形已经显现。但记者注意到,在原有街道两边房屋的墙上,”03·8”洪水留下的水痕(大约有1.5米高)依然清晰可见。一位灾民摇着头无奈地告诉记者,如果洪灾再次发生,眼前的华西移民西村一定厄运难逃;更不要提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了!
据了解,在高家移民新村灾后重建的选址问题上,华阴市政府和高家村村民同样意见相左。华阴市政府选定的高家移民新村位置在高家村村东五合防汛路东侧。该村原村委会主任董生鑫说,按照国家发改委文件的要求,当地移民应集体搬迁至海拔335米以上。桃下镇鹿泉村以东有三百余亩地显然属集体搬迁理想之地,而华阴市政府选定的高家新村位置正处在高家村以西的低洼地带,建成后移民还得提心吊胆度汛期。
华西镇北洛村是“03·8”洪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然而记者在北洛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政府在首期灾民迁建户的计划中,采取的是抓阄的办法,并非严格按照受灾的严重程度确定。这种“撞大运”的做法已将部分无房户、倒房户、危房户拒之门外。更令灾民们气愤的是当地政府规定:凡抓阄抓到迁建指标的无房户、倒房户、危房户还得先缴1000、2000元不等的“押金”。
在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接受采访的官方对5906万元这样的解释:这笔款项属于华阴市“03·8”洪水淹没区移民迁建工程项目,是不可能到达灾民手中的。既然是项目资金,就一定要按部就班计划下拨。于是,1188万从陕西省到华阴市,竟用了两个多月。而目前到达具体组织灾民迁建单位华阴市移民局的资金还不及1188万的十分之一。 据《民主与法制》
在高家村,随处可见这择一片狼籍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