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这简直太欺负人了!”在省妇联权益部法律援助中心门外的桌子旁,一位农村妇女正在向维权干部杨爱民哭诉着她的遭遇。这位妇女说她是未央区某村的农民,她的家里只有她和孩子两个人相依为命。一天村长的弟弟看上了他们家的庄基地,说是要在他们家建造房屋,她不答应,结果有一天晚上她们家的房子突然被强行拆掉,现在人家新房的地基已经垒了起来。她当时报了警,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处理,她想求助妇联了解情况,保护她的私人财产不受侵害。听完这名妇女的哭诉。“太不象话了!”杨爱民接通了未央区妇联的电话,要求该区妇联参与处理此事。现在,在省妇联和未央区妇联的参与下,有关部门对那位妇女的事情进行了调查,事情现正在解决之中。
还有一次,杨爱民在看西安某报时,看到了一则题为《新郎何时才能见到新娘》的消息,说的是一位陈姓外地打工小伙,爱上了西安灞桥区一位马姓姑娘,但遭到姑娘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举行婚礼时,新娘父母将女儿禁在家里不让出来。小伙后来几次上门求见妻子,都被其父母拒之门外。万般无奈,他只好求助媒体。看完报纸后杨爱民对小伙子的事很忧心。她通过这家媒体找到了小伙子的联系方式,约小伙子面谈。之后她又和灞桥区妇联联系,让他们协调做好女方父母的工作,最后,杨爱民怕小伙子到女方家说话不妥,又把小伙子叫到自己跟前叮嘱他怎么给老人说话。在杨爱民和区妇联的帮助下,小伙子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新娘。
两年前,杨爱民走上省妇联维权岗位。七百多个日子以来杨爱民心忧广大妇女的维权问题,关心女性朋友的婚姻家庭生活,尽心竭力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保权益,已处理了上千件妇女投诉的问题,受到广泛好评,来这里投诉的妇女都亲切地叫她杨大姐。
■本报记者 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