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海宁徐志摩故居

2023年10月03日

□文/陈曦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1935年初冬,一个清冷的夜晚,林徽因乘火车路过海宁,在昏沉的夜色里,独自站在车门外,凝望着幽暗的站台,回忆起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人生像火车似的蜿蜒,串起许多疑问在苍茫间奔驰着。眼泪滴落下来,为她的朋友,为深爱过她的诗人,徐志摩。

1931年34岁的徐志摩死于空难,葬在海宁。离故居不远的西山上,立着诗人的墓碑。而此处的故居,记录下诗人的热忱和才情。这是诗人的家,这是诗人爱的归缩。

徐志摩故居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前后两进。主楼三间二层,前带东西两楼,与门斗围成前天井。后楼也有三间,围成后天井。正屋是安雅堂,地面据说是用德国彩绘地砖铺成的。楼上中间是休息厅,休息厅的东侧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新房,新房之侧是书房。在这儿诗人完成了小说《家德》,以及散文《眉轩琐语》。眉轩便是书房的名字,取自陆小曼的小名:眉眉。

诗人徐志摩除了给后世留下那些不朽的诗集,还给人家留下了关于爱情的美好传说。在他生活的年代里,追求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诗人有“浓的化不开”激情,这座故居的一草一物都是他自由奔放的爱情见证。后人颇喜欢在林徽因和陆小曼之间大作文章。而读过故居之后你会觉得诗人的情怀绝非三角恋爱那样浮浅。楼后有一口井,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中曾这样写道“眉,这一潭清洌的泉水你不来洗濯谁来;你不来解渴谁来;你不来照形谁来。而屋中的一床、一灯、一桌、一柜都是诗人为陆小曼亲手挑选,还曾一一书信相告,这份浓重的爱意,即使今天仍深深的感染每一个游人。徐志摩是一个率性、热忱而且心怀纯净天真的人。对理想的愚诚,对艺术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致。林徽因曾在徐志摩遇难四年后写下一篇悼念文章,她与诗人之间真挚、坦诚、深沉的友情也让多少读者唏嘘感叹。

上篇:美的赞歌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5/2005053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5/30/2297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