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云,1911年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新叶冲的一个佃农家里,6岁就给东家放牛,10岁就帮父亲下田干活。1928年已经17岁的他目睹了湘东几次革命暴动,逐渐懂得了穷人只有起来闹革命才能有活路的道理。同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参加了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营教导员等职。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编入徐海东部下任副团长。1937年随徐海东东渡黄河,之后他所在的团留在山西配合民兵作战于华北抗日战场。
1938年在晋中一带指挥伏击“东京慰问团”的战斗中,他奋不顾身操起缴获的日本大刀砍死三个日本鬼子,在部队传为佳话。刘桂云团长身为指挥官,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往往在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总是跑出指挥所,若是遇到白刃战,他常要脱光衣服,赤膊上阵,亲自杀上几个敌人才感觉痛快。1939年9月,他参加了由贺龙指挥的孙庄战役,他负责指挥预备队机枪连,当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他抢下机枪手的机枪对敌射击,当即把日军混成旅旅长水原少将击毙。1940年秋天,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我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刘桂云奉左权将军命令,带领尖刀连南下,在河涧一带埋伏,和进犯的敌人接火。这次战斗,全歼了敌军一个团,缴获了轻重武器若干,银元一马车近6万余枚。如数上缴了中央军委,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嘉奖。
1941年刘桂云调任晋察冀军区二分区19团团长,在寿阳、盂县、阳泉地区和敌人周旋,多次以游击战术手段从敌人手中索回被抢走的老百姓的牲畜、财物,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1942年末,有情报说,敌人纠集几百人,偷袭我盂县麻河驿附近的一个粮站,刘桂云奉命带着部队连夜赶往出事地点,立即和来犯的敌人接火,这一仗他和他的部队官兵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一连打退敌人近20次进攻,使敌人伤亡过半,日军大队长身负重伤,以我军胜利结束。保住了粮站所有物资,保障了我前方的供给。麻河驿粮站一战大捷,19团和刘桂云团长声名大震,日军一听到19团和刘团长的名字就闻风丧胆。1943年10月1日,盂县西烟镇据点的日军派出一个连护送据点内的日军家属、老兵和一批武器,并押送我被俘的4名游击队干部回盂县县城,已经生病的刘桂云得知这个消息后,让战士用担架抬着他,到敌人必经过的王村西山附近埋伏。等敌人进入他的伏击圈,他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整个战斗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安全解救了游击队四名干部。这次战绩又一次受到晋察冀军区的表彰。
1943年10月10日,正在盂县寺家坪北山窑洞里养病的刘桂云团长,被得了重金的汉奸出卖,当日拂晓被潜伏的日军包围,当哨兵发现时为时已晚,敌人的机枪子弹已打在他身上,战士们把敌人打退后他已生命垂危。19团派人立即快马赶往二分区所在盂县上社镇,分区得到报告后立即向晋察冀军区报告刘团长的伤情,军区首长又立即报告了中央军委,军委很快作出指示,让在晋察冀军区服务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大夫放下一切工作,立即赶往盂县抢救刘团长。尽管白求恩大夫所在地离刘团长出事地点只有一百多公里,但在缺乏交通工具的当时,却是异常遥远的路途,白求恩大夫赶到时,刘桂云团长已经壮烈牺牲,时年32岁。他牺牲后,抗日政府在盂县独头村选择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他建造了纪念塔。
刘桂云团长永垂不朽!
(郭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