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二十年后谁挖煤

2023年10月04日

·宁远·

“井下工人的平均年龄偏大,20多岁的工人很少。城镇的年轻人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做煤矿工人。”近日,内蒙古赤峰市的一名煤矿工人感慨地说。他无意中提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现在,30岁以上的工人是挖煤的主力。20年后,这些人相继离开采掘一线,谁来挖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自由选择职业。年轻人不愿做煤矿工人,是有原因的。与其他行业相比,挖煤又苦又累,风险大,报酬少。现在20来岁的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如果威胁生命的矿难频频发生,父母怎么愿意让独生子女下矿井?有口饭吃,就不会干有性命风险的事情。“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是人们的一般心理。

大学生也不愿到煤矿工作。国有大型企业平庄煤矿的总工程师介绍说,该企业十年没有招到学采矿专业的大学生。地方中小煤矿情况可能更糟。据说,全国每年毕业1万名采矿专业大学生,真正到矿井工作的不到500人,顺着人才的培养链分析,有的大学的采矿专业根本就招不满学生,呈现萎缩之势。

年轻的、有文化的都不愿做煤矿工人,那么谁来做?有人反映,有的小煤矿从大街上临时招些农民工就下矿。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确实提供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但是,人员素质决定产业命运。煤矿企业要发展,仅仅靠没有经过培训的缺乏技能的农民工是不行的,矿难频发,其实是在拿工人的生命当代价,来维持产业的发展。这跟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根本冲突的。

在市场导向下,只有薪水高、安全有保障的职业才能吸引人才。如果一个产业从业者在社会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那个产业就不可能吸引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据说,一些发达国家的矿井百万吨煤的死亡率接近于零,工人薪水高,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又听说,我国神华集团的一些矿井实现了电脑化、自动化,事故发生率也非常低。或许,这样的煤矿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的煤矿才能回答20年后谁来当工人的问题。

上篇:“心连心”演出到巴山
下篇:惠安公司为早班工人送早餐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6/2005061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6/16/2349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