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高考作文在塑造什么样的人格?

2023年10月04日

·薛涌·

作文是高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表现了语文能力,而且反映着考生的人生态度、思想智慧、感情和意志。这些都是一个年轻人日后成功的关键。

可是,看看今年包括全国统一试卷在内的15道作文考题,让人大失所望。因为大部分考题都无法满足这两项要求。许多考题简直就是无病呻吟。笔者把这些失败的考题,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复古与玄想型,一类是安逸型。

复古与玄想型,主要包括山东、湖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的考题。比如,山东的考题是《双赢的智慧》,讲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最后石匠如何救了因犯错误要被杀头的木匠,并顺便发明了个新设计,救了竞争对手,自己也获益等。如今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如何在竞争中与别人合作、成全自己的同时造福他人,确实是个我们日常要面对的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非拿“死皇帝”说话,而不从现实入手?

湖北考题的“材料作文”来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要求考生就此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话当然有其道理。不过,大部分考生不是诗人,也不想日后当诗人,更不会像王国维那样自杀。何必以如此高深的玄想开始作文呢?

再看看浙江的“材料作文”,是什么“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蓬发而见春”。这些唐宋诗的句子写得当然很美。但被后人在不同场合滥用,已经成为陈词滥调,几乎和标语口号无异。以此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创意?

所谓“安逸型”考题,以北京、上海这两大城市的考题为代表。北京的考题叫《说“安”》,并把“安”解释为“安全”“安宁”“安逸”等。上海的作文则要求考生就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流行歌曲、广告、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进行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自己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这样的作文倒是很现实,也很能反映北京、上海的中高产阶级子弟在太平盛世中的生活。不过,正因为他们生活优裕舒适,我们就更应该鼓励他们开放眼界,敢于冒险、挑战自己、理解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最近看美国的富家子弟,为了自己申请大学创造惊人的履历,打工挣钱,然后去非洲、南美,帮助穷困地区的老百姓建学校、改善医疗服务和生活环境,然后把这些经历写到申请大学的作文里。如今在美国申请精英学校,没有类似的履历,竞争力就大打折扣。

大学的使命,是让年轻人“发现自己”,确立高尚的人生价值,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培养改造世界的技能、创造力和勇气。比如美国的大学,特别强调对社会的服务。大部分美国大学生都打义工。大学申请,从履历到作文,义工常常是一个最受强调的因素。可惜,在我们的高考作文里,这种服务精神无影无踪,令人遗憾。

上篇:规则之战
下篇:时事点评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6/2005061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6/17/2350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