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陕西省第二纺织医院远没有今天的名声,使这家始建于1972年的职工医院焕发生机的是400名二纺院职工和他们的领头人——郑刚。
咸阳市秦都区科学协会副主席、咸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咸阳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委、陕西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省抗癌协会理事、咸阳市白求恩奖杯获得者……与这么多显赫声誉和光环形成反差的是,郑刚其实是一个不事张扬、稳稳当当的人,他的内敛与务实同他的名声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郑刚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并获学士学位,1998年任二纺医院业务副院长,2003年起任院党委书记、院长。留刻于生命深处的作为农民的儿子所特有的憨厚、淳朴、坚韧的性格,以及脑海中不时闪现的母亲在病床上忍痛挣扎的表情,使得郑刚无论是作为医务工作者,还是医务管理者,都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执著和对病人关爱的心态。
也许正是郑刚的性格,决定了他独特的思维。2003年卫生工作会后,他将二纺医院重新定位为经营型技术机构,明确医院的产品是健康和生命,而完成这些产品的唯一手段是服务。医院要发展就要营销健康,挖掘人们潜在的健康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围绕“营销健康”这一主旨,郑刚这几年来一直在努力构建二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一流的人才,才会有一流的服务和业绩。基于这种思想二纺医院先后举办80多次讲座,召开10多次研讨会,举办管理干部培训班,对全院业务人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利用“5·12”护士节、“7·1”党的生日、“10·1”国庆节、“12·26”毛主席诞辰等节日筹办相关活动,使员工的思想逐步转化;成立技术委员会,负责对全院人员的技术、知识、技能进行考核的认定,并确定职级升降;组建技术协作组织,取长补短,发挥综合优势,提高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
郑刚经常对职工说的一句话就是:“服务无止境,我们要用爱心来回报”,为此,在“7·1”建党纪念大会上,他向全体党员群众发出用优质、真诚的服务留住每一位病人的活动要求,强调医院区域内最广大病人群体的利益与医院最广大职工利益的结合点,是大家要谋取的医院这一区域内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明确提出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不仅是医院的宗旨,也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下,二纺医院许多党员给病人送饭到床头,给病人理发、剪指甲等,出现许多感人事迹。
“技术十服务”这种竞争产生出的价值取向,正在影响着人们对二纺医院的公众意识,明显的数字表现为:二纺医院2003年住院患者总数由2002年的7000多人升至1万多人次,2004年这一数字则升至1.5万多人次,每日住院病人总数由原来的200左右升至目前的400多人次。
“温馨、和谐、进取”;“团结、协作、认真、细心、负责”;“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等词句,是郑刚给二纺医院职工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他给自己标出的人生尺度。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