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过去吃水要到2公里以外去挑,现在一拧水龙头,就能喝上自来水,人畜饮水工程真的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提起用水的变化,旬阳县甘溪镇白桑园村村民们喜上眉梢。
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坡陡沟深,山体破碎。“地高水低、山高水低、人高水低”的三高三低自然人文现象,造成群众居住分散、人畜饮水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居住在边远、中高山区的群众长期为缺水困扰,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旬阳县把人畜饮水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议事日程,抢抓机遇,多渠道筹资,以“甘露”工程、千塘万窖工程、农村人饮解困工程为主的农村供水建设如火如荼。自1996年人畜饮水工程在旬阳全面实施以来,该县先后投资242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81.4万元,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87处,堰塘1580口,水窖98070口,累计解决了233个行政村、516个组的28.6万人、50余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