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机务段停放列车的轨道上,一列桔红色的轨道起重机正在从空中蜷缩它长长的“胳膊”。在它的身后跟着六节车厢,每节车厢都有着不同的用处。这就是西安救援列车。当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时,救援列车就会紧急出动实施救援工作。
在轨道起重机的驾驶室里两名刚刚操练完的司机正在休息,他俩说:“天天练兵是我们的必修课。”这支救援队伍是由31名铁路职工组成,分为钳工、焊工等六个工种。这个队伍里每个职工都是一专多能。因为救援工作很复杂环节多,所以每个员工都必须对自己的工种很精通,而且还要达到对其它工种很熟悉能上手。
30出头的工长宋国宪被工友们誉为“土工程师”。他平时话不太多,却很有心计,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救援现场,他都用心观察、反复琢磨,把心思都用在了如何改进设备、提高救援技术水平上。他和救援列车技术攻关小组一起,研制成功了道口和岔心两种复轨器。这种复轨器便携轻巧,操作方便,工作空间大。使过去多人操作为现在的两人操作。而且节省了80%的救援时间。
去年5月27日在宝天线的柏阳车站,三辆客车全部在隧道脱线。接到救援任务后,救援列车的三名职工还在外地,为了能及时赶到救援地点他们自费打的,赶到出事地点,没有任何人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面对现代铁路的救援需求,救援列车的职工们每天都在进行着操练。他们自己假设种种事故,然后开展救援。因为他们都明白:“今天多练一分钟,事故救援中就可能使损失降低一分。”
■本报记者 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