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的魔爪伸向菲律宾、泰国、香港、新加坡……不久,又伸向南国的“金孔雀”——缅甸。1941年12月圣诞节,大批日机轰炸仰光。英国不甘心自己的殖民地落于日本之手,遂根据在重庆刚签订的《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要求中国出兵缅甸。蒋介石也不愿当时援华物资的惟一国际通道——滇缅路被日军切断,决定出兵缅甸。
初战缅甸显英豪
1942年2月16日,蒋介石派第5军、第6军、第66军迅速由滇入缅。中英联军由英人亚历山大任总司令,为箝制英国绅士,蒋介石任命美驻中国一战区参谋长、驻东南亚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指挥中国军队。一向傲视中国人的英国兵尽管装备精良,战毛淡棉便大败,继而兵不血刃放弃仰光。又匆忙把同古移交中国第5军第200师后仓皇北逃。正是第200师在同古同日军血战十余天,才使日军明白了“穿草鞋”的中国兵战斗力远胜于“穿皮鞋”的英国人。但一退再退的英军使史迪威计划的平满那会战、曼德勒会战化为泡影。在日军截断中国远征军后路的严重形势下,1942年远征军只好一部分退人印度,一部分扔下装备穿过野人山回滇;而英雄的200师硬是从敌人的伏击圈、封锁线中突围出来,从腾冲附近回国。可惜其师长戴安澜将军在突围中重伤殉国。10万远征军损失了4万余。本想夺回的缅甸国际大动脉终于被切断了。但英勇顽强的200师在同古之战后,为保证远征军后路,又一次大战日军夺回棠吉。赢得史迪威“中国军队是很好的军队”、“你们不亚于任何盟国军队”的赞赏。而新38师师长孙立人为给英军解围,仅率千人神速冲入安仁,抢占至高点,击爆油田的油罐,使之滚入日军阵地。在天崩地裂的神威中击败日军,救出7000被围英军。其神话般的战迹,获得了华盛顿、伦敦、重庆一片赞誉。后来孙立人还代表中国军队获得罗斯福“丰功”勋章,获英王乔治六世的CBE勋章(英帝国最高荣誉勋章)。远征军虽败,但其英勇的战斗精神使中国军队扬威于域外,受到世人的瞩目。
磨剑砺志待出征
反攻缅甸不仅是中国打通援华物资大动脉的需要,也是美国减轻太平洋战场上的负担和军力消耗的需要,亦是即将解甲归里的史迪威将军以战胜者身份荣退的需要。在史迪威全力运筹督促下,美国政府与英几经交涉,在蒋介石支持下,在英印和滇西开办了训练中国远征军的营地。
正当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和滇西卧薪尝胆、磨剑砺志,积极按美国要求整训之时,美、英、中之间也就东南亚反攻紧张磋商着,但向来只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作为外交准则的英国,在谈判中出尔反尔,把自己答应的协定、承担的义务推干卸净,甚至使原计划收复缅甸,打通滇缅公路缩减为只收复缅北、打通中印公路的计划从1942年推延到1943年也无法实现。在1943年11—12月德黑兰会议上,由于1944年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美竟屈从英国,通知蒋介石要么立即执行以中国为主的收复缅北、打通中印公路的计划,要么推迟到1944年11月再实施此计划。
力挽长矢射天狼
中国驻印远征军经快一年重整旗鼓,已经是一支渴望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战友复仇的以崭新的装备武装起来的面貌一新的部队。他们磨刀操枪,单等一声令下,“大旗招展日月光,力挽长矢射天狼”。1943年3月,中美工兵团、机械团在驻印军的掩护下,开筑由印度到缅北野人山的中印公路。10月下旬,随着大炮、坦克开进野人山,中国驻印军遂即向缅北日军发起攻势,攻占新平洋,并建成机场。又经激战攻占于邦。驻印军乘胜由新22师、38师两路钳击孟美。1944年3月3日收复孟关,3月8日两路大军会师瓦鲁班。全部肃清新平洋至孟关的胡康河谷的日军。东南亚盟军司令英人蒙巴顿率英高级军官飞临战场视察,看着激战的遗迹,不住称赞中国兵的英勇。蒙巴顿一改往日的盛气凌人态度,因日军向英法尔的英军发动猛攻,他向东南亚盟军副司令史迪威求救。
史迪威心中酝酿着更惊险的计划:猛攻孟拱河谷,同时奇袭密支那。5月3日,在36架美机、战车营配合掩护下,驻印军向敌包围进攻,摧毁敌阵地。然后不顾雨季带来的困难兼程前进。6月19日攻克迈加,大部敌人被歼。此时英军从左侧奇袭孟拱,反被日军包围。又是驻印中国部队夜渡南高汪,于次日突袭日军侧背,挽救了英军危局。5月23日,新38师三而包围孟拱,并于25日攻克之,奠定了缅北胜利的基础。
正当新22师、38师猛攻迈加、孟拱时,史迪威另以美国梅里尔准将率中美联合突击团从孟关秘密出发,在大雨如注中神不知鬼不觉进抵密支那机场附近。5月17日,中美突击团以强大的火力夺取了密支那机场、伊洛瓦底江渡口和城外要地。接着大量运输机昼夜不停运来了空降兵和作战部队。于是猛攻伊洛瓦底江之敌,切断日军的交通和退路。史迪威这种大胆的奇袭设想使日军、也使英国目瞪口呆。从5月17日、18日晨攻城开始,半月余,三个美军指挥员未能破城。史迪威接受中国军官的建议掘壕摧敌,并命中国的郑洞国军长督战。7月7日到8月3日,美空军“地毯式”轰炸掀翻了敌坚固工事,步兵集中火力不停顿地挖壕推进。中国驻印军历时80日终于摧毁了日本缅甸北最后一道防线——密支那。
与之同时,中国滇西远征军5月11日、12日渡过怒江,7月13日攻占腾冲。歼敌6千多。11月3日下龙陵。在驻印远征军攻下八莫后,两支劲旅相向攻击,于1945年1月27日终于会师芒友。中国入缅远征军历经4个年头的作战,收复缅北50座城市,歼敌3万多。终使来自中印两端的公路在中国人的血与汗的交融中连成运送抗日物资的大动脉。史实证明,中国军队一旦用最精良的武器武装起来,在正义的战争中就会成为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的世界一流军队。而1943年10月到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战胜日寇的辉煌战果更加坚定并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从而揭开了中国8年抗战战略反攻的序幕。
以鲜血和战斗开创未来
史迪威作为一个出色的将军,他和中国远征军共苦乐、共荣辱、共生死的经历,尤其是以他为代表的美国人民亲手和中国人民用鲜血谱写的战胜日本法西斯的记录将永远彪炳青史!罗斯福总统作为二战历史的见证者,他感慨地说;“提起中国,我们倒有点惭愧。他们是最早遭到日本侵略的国家。何曾想在我们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竟坚持下来,而没有像朝鲜那样的亡国。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们可以想一想有多少日本兵力可以调到其他战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毫无疑问,他们可以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那样的话,我们的反攻不会是在今天,很可能是几年以后”。这段客观公正的话,概括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流血奋战,为世界的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拖住并消耗了日军主力,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到来。中国远征军在缅作战的光辉战果,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个不可征服的中国,不仅会在东亚和平和繁荣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而且会在维护世界和平和繁荣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说,中华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流血和牺牲了两千万生命,却一洗了近百年来所受凌辱的历史,用鲜血和战斗换来了受人尊敬、昂首走入世界民族之林的新阶段! (张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