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土地批租成为“点金术”的背后

2023年10月02日

利益驱使下的胡征乱批,坑苦了农民,破坏了农业,腐蚀了干部,损坏了青山绿水,殆害无穷。

20多年来,我国把土地批租当作土地资本化、市场化的唯一途径,换来了城市基本建设超常规的发展,但却牺牲了巨额的级差地租,抬高了城市化的门槛,产生了大量吞食全民资产收益的问题富豪,倒下了一批批有审批权的干部。土地批租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而各级政府至今乐此不疲,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土地只能批租,为什么收年租就不行?这个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我们应该明确城市建设用地和建成区的土地是全民所有制的财产,政府受全民的委托是土地资本的经营者。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毫无疑问应该归全民所有。全民的地租和政府的税费收入是完全不同的分配范畴,各级政府把全民几十年的土地资产的租金收入当作一年的财政收入,用于城市的基本建设,这实际上侵犯了全民的产权,同时也侵犯了此后十几届政府的经营权。一届政府在3到5年内花掉了50到70年的地租收入,必然使城市基本建设占用的资金大大超过经济增长所应该提供的资金。这正是我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银行贷款呆坏账增加、形成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

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财政赤字不见减少,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越来越像欧洲;而社会保障资金的空账却达6000亿元之多,当代名副其实的产业工人——农民工只能如候鸟一样,冬去春归,相当多的农村面貌和非洲还十分相似。各级政府无视这种局面,圈地运动越演越烈,造成无地农民越来越多。造成这种局面虽然主要是发展观、政绩观和吏治上的原因,甚至有政治立场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土地批租这个“点金术”,他们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神通。各个城市不约而同地提出经营城市的口号,就是因为都尝到了土地批租的甜头。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建楼、堂、馆、所有钱,搞美化、绿化、亮化借钱卖地甚至募捐也要干,而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关系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事,却都没有钱了,他们坐在富丽堂皇的办公楼里,告诉人们本届政府的财政还仅仅是吃饭的财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只能慢慢来。

土地批租这个“点金术”是万恶之源,使我们许多城市误入了拉美模式的私人资本主义陷阱,使我们的某些政府官员代表谁都成了一个大问题。不管他们是怎么说的,也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从实际效果上看问题,那些经营土地的政府官员实际上是代表了大官和大款们的利益,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是实实在在的私人资本主义道路。

地租落入到私人手中,完全是一种寄生性收入,是封建主义经济的分配范畴。土地国有化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地租归私人所有,不仅是对社会主义、而且对资本主义也是一种反动,一种额外的社会负担。我国目前的土地批租,从形式上看政府拿到了50年或70年的绝对地租,而实际上49年或69年级差地租的升值全部落到私人手中。在我国这个工业化和城市化刚刚进入高潮时期的国家,土地升值的速度几乎是不可预测的,级差地租的数量会近乎几何级数增长。政府得到了“四两”,使用者却获得了“千斤”。土地批租,形式上不是转让所有权,而实际上是用时间偷换了空间,使土地公有制逐渐成为一个空壳。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虽然它们在历史上民主革命不彻底,没有完成土地国有化的任务,但它们用法律手段使土地私有制成为一个空壳。面对这两个“貌公实私、外私内公”的空壳,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我们的政策得失。

我们坚持的公有制为主,实际上是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主,不是企业的公有制为主。土地资产占国有资产的绝大部分,是最优质的可以稳定获得剩余价值的资产,是最不容易流失、丢失和消失的资产。我国之所以可以越过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一步到位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土地公有制这个中国特色,可以使我们不用私人资本主义的方式通过商业保险积累社会保障资金,用土地的租金收入就可以从容地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是为市场经济定性的制度前提。土地批租,使地方政府寅吃卯粮,把源源不断的日常级差地租收入化为私人收入,使政府没有充分的资金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这就葬送了中国特色,葬送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土地批租政策使住宅必须和土地联体流通,70年的地租一次性计入房价,必然抬高了房价和房租,使一般工薪阶层既买不起,也租不起,使住宅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成为人们发土地财的道具。住宅超过工薪阶层的购买力,抬高了城市化的门槛,极大地抑制了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由于住宅价格过高,迫使我国中等偏低收入阶层挤占正常的生活消费,以消费结构失衡为代价积累购房“首付”和支付“月供”,使他们的劳动力不能正常的再生产,同时严重地影响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日益失衡、失业人口不断增加。我国目前正处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资本和劳动力快速流动时期,广大工薪阶层作为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不可能普遍购房置业,即使我国目前的住宅降价一半,他们也买不起住宅。买房是投资行为,租房是消费行为。我国即使劳动力不是无限供给,工资中也只能包括房租,不可能有超过房租的收入用于积累所谓“首付”和“月供”。所以,工薪阶层只能租赁按月交房租的住宅。而月房租中只能包括月地租,房东却一次性向政府交了70年的地租,他至少要损失69年的利息收入。如果土地批租政策不变,除了国家谁会来当这个房东呢?国家如果不想当房东,就必须把土地批租政策改变为年租政策。这是一个要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政府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土地年租制使全民的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完全的实现,从而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石万无一失。源源不断、日益增长的级差地租进入全民资产的账号,是剩余价值的大头归社会占有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就是剩余价值大部分归社会占有的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体劳动人民都能够安居乐业、没有后顾之忧的市场经济。人民安居才能乐业,社会保障资金充足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政府对土地实行年租制政策,才能使房、地产分体流通,大幅度降低房价和房租,才能确保每年都有不断增长的地租收入用于社会保障和补贴贫困人口的房租支出。

年租制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地租耗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和就业人数,使土地的占用和人口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改变高增长低发展的局面。

年租制可以理顺全民、政府、个人和企业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使剩余价值转化形态的四个组成部分地租、税收、利息和利润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可以基本上杜绝地租超剩余价值增长引起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投资的门槛,加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减少产业结构调整的阻力,从而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20多年的土地批租政策,如何改弦更张实行土地年租制?我认为真正转变发展观之后,只是技术问题,不是什么难事。

首先,为了操作方便,我们可以直接把地租转化为土地占用税,简称地税。有了地税这个范畴,我们可以把原有的涉地税费都取消或合并到地税之中。

第二,立即宣布停止批租,可以继续按50年和70年签订用地合同,地税按年缴纳,根据失业率的变化调整地税率。失业率高按比例提高地税率,失业率降低按比例降低地税率。第三,所有没有签订租赁合同的所谓国拨土地的占用者,一律按市场价格缴纳地税,政府占地也不例外。

第四,通过人大立法,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土地的地税收入作为社会保障专用基金,基金节余数量不得超过一年的需要,发现基金增加过量,及时调减地税的税率。

第五,政府已经获得的批租收入一律转化为政府债券,利率按银行给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计算。从实行年租制起,批租土地占用者可以用政府债券的本、利逐年抵交地税,本利抵清之后,再正常缴纳地税。 □刘福垣

上篇:没有了
下篇:拉煤车成“唐僧肉”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7/2005071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7/15/22704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