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韬·
近来洋品牌在中国不断犯事,其中有一个令中国消费者特别不能容忍的做派,就是“双重标准”:宝洁产品“佳洁士牌深层洁白牙贴”外包装盒上的英文说明是贴14天明显亮白牙齿,可以确保6个月有效;而中文说明效果却翻了一番:贴7天,使用一盒效果可持续12个月。卡夫公司在中国市场大肆销售转基因食品,却向欧洲市场的消费者明确承诺:生产销售的产品不含转基因。肯德基宣传在全球每家连锁店都有统一的食品保质标准,如肯德基的薯条保质期是7分钟,各类汉堡保质期是15分钟,过了规定的保质期没有卖掉的就必须作为报废食品丢弃。但是据浙江媒体揭露,不少肯德基餐厅却在向消费者售卖报废食品。再看“触雷”后的表现,在中国也远没有在母国乖巧,不是轻描淡写,就是声称产品质量合格;说是要赔偿,却未见下文。
对欧美是一种标准,对中国是另一种标准;在母国是把消费者奉为上帝,在中国消费者面前则渐渐露出了傲慢乃至骄横。洋品牌如此“区别对待”一点也不奇怪,他们是在看人下菜。人与人不一样,中国消费者与欧美消费者不一样,他们下的菜也不一样。
桔生于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洋品牌生于欧美是又大又甜的桔,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则渐渐变为又酸又涩的枳,所以然者何?也是“水土异也”: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的观念文化构造的市场“水土”,使洋品牌异化了。
世界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国内客户的挑剔程度。当国内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是全球最挑剔、最精致时,企业会因此获得竞争优势。如果把这个观点作一点延伸,不妨这样说:要使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水土”上一样保持他们的高品质、高信誉,就一定要使中国的消费者保持足够的“挑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