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部大开发与陕西经济

2023年10月02日

说这是宝鸡很多人都不相信,在西部大开发的五年中宝鸡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本报记者 章琦 摄于宝鸡金渭湖

“你看这楼,真气派,有40几层吧?西安高新区发展太快了,十年前来这里还是大片的麦田,真是想不到呀!”这是王先生十年后再来西安的感受。他说:“怪不得朋友说,要看西安的发展,高新区不可不看。这气势,谁说比别的大城市差。”

在我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同样能感受到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高楼大厦不说,单说这新建的河堤公园,漂亮没得说,关键是给群众提供了好去处。还有20万平方米的生态水面,站在岸边,像置身于南方某城市。

是呀!在西部大开发的几年间,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城市建设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我们享受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带给我们的实惠。可欣喜之余,与南方的经济发展一比较,发现自己跑慢了,好似百米跑道上,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比赛,虽然都在跑,可我们被远远的落在了后面。原因是我们还有许多缺失与问题。所以,在所取得的成绩面前我们更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因为摆在我们老陕面前的路还很长……

GDP增长背后的隐忧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在投资的拉动下,陕西及西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GDP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2001年至2003年,陕西GDP总量由1844.3亿元增加到2398.58亿元,位次在西部12省市区中由第五位跃居第四位。然而,发展表明,要保持陕西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依赖持续的较高投资,投资成为陕西初级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2000年和2003年陕西投资对GDP的贡献高于东中西部的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45%和53%,高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可见,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相当高的。这种状况表明,陕西的经济增长腾飞模式缺乏效率,主要靠投资支撑,对国家投资有很大的依赖性。投资多一点陕西经济就发展快一点,经济增长仍然属于投资拉动型。

投资缺乏效率

调查显示,1999年至2004年期间项目投资效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90%以上的东部占21.61%,中西部不足一成(中部为9.8%、西部为8.19%),东部投资效率是西部的2.64倍。

我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企业改制缓慢,生产效能不高,负债水平偏高。企业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负责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国际上一般公认60%较好。据对2003年全国大型企业集团统计,资产负债率已达60.19%,陕西为63.38%,在西部列第三位,2004年陕西国有及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4%,高负债率也造成银行系统呆坏账增加,企业的借贷融资空间相对压缩。二是吸引引进外资效率不高。1999年至2003年间外商投资中国的项目比例是:东部占88%、中部占7%、西部占4%。虽然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做了很多工作,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外商依然看好东部。

工业发展较慢

尽管陕西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增长速度,但陕西的投资环境和过分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国有企业改制缓慢,竞争力不强,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等形势十分严峻。

在陕西企业中绝大多数规模偏小而散、专业化水平低,管理落后、资金匮乏,生产过剩和效率低下消弱了陕西在一些工业领域的竞争力。据统计,2003年陕西工业增长速度为24.83%,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8.43%,工业总量排在全国第19位;从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看,全国增长30.77%,陕西为22.62%;从工业品市场占有率看,陕西为1.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19位。

同样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2003年,全国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下降到38%,股份制经济和外商投资比例明显增加,分别为13%和19%,而在陕西国有企业仍是工业经济成分中最活跃的因素,国有经济所占比重维持在56%的水平上,其他经济成分只上升了4个百分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实施的五年间,陕西经济喜中带忧。因此,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了我们的缺失与不足。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西部追赶东部的距离还很大,困难也很多,但追赶的机会也很大。陕西只有加快改革的步伐,去粗取精,以抖擞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才能再现汉唐雄风。 本报记者 章琦 周娅琳

上篇:收取于法无据
下篇:上面翘拇指,下面使绊子。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7/2005072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7/25/22727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