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钧瓷“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

2023年10月02日

“铜口铁足”和“芝麻酱底”是钧瓷一般的外观特征,是钧瓷胎质的外在表现。

“铜口”,是指钧瓷产品口部的颜色,由于多呈褐黄色,似黄铜之色而得名。“铁足”,是指钧瓷产品底部无釉处的颜色,由于多呈酱褐色,色深似铁而得名。

“铁足”的形成,与钧瓷的胎质和烧成气氛有关。钧瓷胎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铁质,在还原气氛下高温烧成,胎体的表面无釉处就会形成一层褐色,胎中铁的含量越高,形成的酱褐色和灰色就越深。

“铜口”的形成,除与铁足的形成原因相同外,还与钧釉的“脱口”有关。在高温下,产品口部的钧釉由于流动而使釉层变薄,同时釉的透明度提高,可透过釉层看到胎体,凡是产品造型的凸棱之处都有这种现象,这就是常说的“脱口”。脱口之处会呈现出褐黄色,即“铜口”。

“芝麻酱底”是指钧瓷产品底部类似芝麻酱的一种釉的颜色,也叫芝麻酱釉。这种釉起始于宋钧官窑,当时为皇宫生产的陈设类钧瓷,如各式花盆及盆托、鼓钉洗等。如果底部釉涂得与其他部位一样厚的话,烧成后留下的支钉痕就会太大,很不雅观,故上釉时窑工把底部的釉刮去,然后涂上一层很薄的稀釉,烧成时与胎表面反应而呈芝麻酱色。 (杨牧之)

上篇:收藏玉器的诀窍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7/2005072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7/25/22731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