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童年的雨滴

2023年10月04日

□文/袁红

北方的干旱,使火样的六月更加炎热难耐,晴天,太阳晒得人头发昏;阴天,闷热的没有一丝风,让人浑身汗淋淋的,像是洗了桑拿浴。

这天早上,天气依然闷热异常。到了下午,忽然一阵凉风袭来,卷着漫天的乌云,夹着电闪雷鸣,大雨随即倾盆而下,把夏日的酷热淋得无了踪迹。

我打开门,安然地坐在小屋里,看着门外的雨欢快地下着。噼噼啪啪的雨点拍打着大地,像是久别的游子扑进母亲的怀抱。从屋檐上落下的雨滴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水晶般的花朵。看着地面上水洼里泛起的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思绪一下子飞回了童年。

小时候,我和外婆、舅舅一起生活。那时,自来水还没有引到各家各户,而是一个巷道或一条街有一个公用水管,而且是定时放水,有专人管理收水票,一担水收贰分钱。大人们用水桶挑水回家,存在大缸里。一到雨天,巷道的土路就和起了泥巴,道路湿滑泥泞,行走不便,挑水就更不方便了。

因此,一到雨天,外婆就指派我把家里的桶啦,盆啦,凡是能盛水的器皿,全搬出来,放在屋檐下接雨滴。看着晶莹的雨滴一点一点地滴满了桶,滴满了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因为外婆可以用这些水洗衣、做饭,又可减轻舅舅的劳作,还可以为家里省下一、两张水票,更为我童年的雨天增添了乐趣。

雨渐渐小了,零星的雨滴再也没有力气拍打大地而水花四溅了,我的思绪也飞回了现在,可脑海却无法平静。那时,吃水极不方便,自然用的时候,就知道它的金贵,人们从不浪费水,洗过菜的水留着刷锅、刷碗,洗了衣服的水还可以用来摆抹布,洗手,连没有文化的外婆都不浪费一滴水,而如今,我们这些有文化的人,知道地下水资源的日益紧缺,知道人均用水量也越来越小,知道电视新闻里时常播报某城市,某区域一连几日严重缺水,知道“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却任凭自来水哗哗地白白淌掉,很少有人去关水龙头;任凭水管上方挂着“节约用水”的牌子,却熟视无睹。既是在“世界环境日”,人们仍麻木地我行我素;牙齿刷多长时间,水龙头开多长时间……从未曾想,如果这样下去,“童年的雨滴”将会在我们子孙后代的身上重演?

水是生命之源,让我们敲起“节约用水”的警钟,珍惜“生命之源”吧!

上篇:虎娃
下篇:有感于流行歌曲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8/2005080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8/08/2337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