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立章
到达平遥,已是黄昏,天气阴沉,暮色苍茫。
在山西,之前游历了唐代的佛光寺和辽代的应县木塔,几为震撼,认定为此生所见最完美的木构古建。到了平遥,自以为心气已高,看到这一座明清城池,大部分还是清代青砖建筑,就觉得不过尔尔,私底下还拿他们与佛光寺的巨大斗拱作比较,当然就更觉得清代建筑繁琐小气,更加遥想大唐和辽金的大气浑朴。这时已是我们在外游逛的第八天,多少有点兴味阑珊。刚过了黄金周,平遥城出奇地安静,游客稀少,路边的商家也是懒懒的,他们本身也有些兴味阑珊,整个恍若空城。我们这一路走的多是冷门,人烟稀少地过了几天,赶到这里本希望他们还热热闹闹地等着我们,却不想又这般人烟冷落,心里平添了几分落寞,所以赶紧找个客栈住下。
在平遥,当然一定得住老字号的客栈,他们大多是由原来的民居院落改建的,外面挂着大红灯笼,黑漆底金字招牌,看得见里面的几进院落收拾得清爽整洁,雕花小楼多已经涂朱饰金,花团锦簇的,虽然俗气倒也热闹喜气,民风盎然。这些客栈的名字,天成魁、云阳驿、云锦成,听起来都是挺有来头的,其实未必都是老字号,但这样的名字,不老也老了。我们这家叫裕成源,住的是东厢房,窗户上贴着窗花,屋子里有炕,当然是改建过的,没有烟道,极宽大,果然舒服。晚饭在院子里吃,到这里,我对平遥的期望基本已经实现,当时想的就是要睡在宽大的土坑上,在整洁的小院里石榴树底下吃平遥牛肉。环顾小院,没有石榴树,花坛里有一株花,看似大丽菊,正粉红大红地开得欢。向老板打听,山西口音总是听不明白,说是“西方莲”?颇疑惑,等晚上睡在坑上,迷迷糊糊入睡时突然就想明白了,竟然是“西番莲”。这名字,在陶瓷书上应该有,想起那些瓷器上的青花缠枝莲,大朵大朵的就是这样子,以前没看到实物,不想在这里意外看见,而且是灵感突至,自己猜出来的,想起来颇为兴奋,以为是在平遥最大的收获。
其实在平遥值得研究的是票号,这里有全国第一家票号,在清光绪时,平遥票号占全国一半之多。只是我对金融业没有研究的兴趣,到了平遥以为住了客栈吃了牛肉就可以了,第二天一门心思地逛古董店,巴望能淘到一些便宜的好东西,只可惜自己眼力太差,从来就没有沙里淘金的本事,陈旧暗淡的小店铺,看过去还是一片暗淡。最后倒是找到了一根簪子,铜的,呈暗金色,两头錾着折枝的梅花,比我以前看到的一些银簪子似乎要更古旧,猜它极有可能早于清代,这样子离开平遥时已经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