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创业之路

——记陕西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保平

2023年10月04日

李保平,1971年随父举家搬迁至韩城市林源乡,家中贫困,加之历史及政策的局限,1976年原本能升高中深造的他却回村参加劳动。第二年,生产队安排他到林源乡西沟煤矿当挖煤工。

别人挖煤,一年半年的都跑了回来,他却在井下一干就是4年,从挖煤工到班长,再到技术员,他吃了不少的苦头,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更磨炼了人生的意志。

1980年,刚20岁的李保平向林源乡政府提出了承包经营西沟煤矿的设想。这当时无疑是一条“爆炸性新闻”,面对种种猜疑,李保平拿出了一个计划周密的承包方案,得到了乡政府的同意。他承包经营后,抓管理、堵漏洞,改革工资分配制度,优化组合资源和人员,刚经营满一年时,煤矿就实现产值20万元,上缴利税5万元,使长期亏损的乡办小矿在他的领导下结束了亏损。

从1980年起,靠3万元贷款承包煤矿到2000年底,历经20年的艰苦奋斗,李保平凭着敢于拼搏的精神,将企业发展成拥有两个煤矿、三个煤炭发运站、两个洗煤厂和一座黄河大桥,总资产上亿的陕西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他也完成了“一次创业”的原始积累,企业安置了大量的下岗职工和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年创利税1000万元,名列韩城市乡镇企业前茅。

兴修乡(宁)韩(城)黄河大桥,是李保平在第一次创业中干的一件漂亮事。1997年修建该桥时,企业内部一些人认为投资时间长、投资大,投巨资搞公益事业不划算。李保平却把目光投向远方,他看中的是山西乡宁县储量达70亿吨的焦煤。由于黄河阻隔,焦煤从乡宁运出,要出河津、经国道、过禹门,绕行一大圈。1999年乡韩黄河大桥建成后,李保平组织了拥有100多台车辆的运煤大队,从乡宁拉煤,不但解决了300余名农民致富的问题,而且使企业汽车营运年收入过2000万元。一个农民企业家投巨资修建秦晋大通道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李保平赚到了良好外部形象。一座黄河大桥让李保平“名利”双收。

李保平成功了,但他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完成第一次创业后,他又筹划二次创业。2003年6月,他们与江西开门子集团合作组建了韩城黑猫炭黑公司,有一条生产线已竣工投产;当年10月两家公司又合资兴建了120万吨焦化项目;11月由开门子集团、渭南环保局和陕西黄河矿业公司三方组建了“陕西黑猫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共同建设的“韩城焦炉富余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已签约,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在二次创业中,李保平提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去年首先建设了煤矸石发电、东王洗煤厂、供水工程、伟山机械厂等四大项目,在煤炭转化方面,力求综合利用,进行内部循环,做到废气、废料的“零排放”,使一吨煤的价值由200元提高到1000元,做到企业盈利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本报记者 阎冬

上篇:“西乡信合杯”头条征文活动评奖揭晓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8/2005081801-2.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8/18/23411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