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游资齐向股市聚集,数千亿有深厚背景的资金入市,社保资金获批直接购买A股……种种迹象显示,中国股市资金面已进入一个多年来不曾有过的宽松时期。
分析师们表示,大量游资正在从峰值状态中的债市抽离,向股市积聚。上周,上海交易所债券市场第一次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上证国债指数开106.91点,收106.73点,一周成交79.5亿元,比前一交易周增加约7亿元。长期债券出现较大幅度调整,8月11日国债指数收盘下跌幅度为0.29%,创本轮债券上涨行情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
虽然说从宏观经济数据和央行政策调整很难看到对债券市场形成明显不利,人民币升值也有可能吸引资金继续流入债市,但市场需要调整已是不争的事实。
分析师们称,今年以来债券持续上涨,市场存在正常的获利回吐需要。而近期股市有明显复苏迹象,沪深股指双双创出近期新高,场内赚钱效应有大幅扩散的迹象,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入场,股市与债市“翘翘板”效应开始显现。
以往银行拆借资金、企业资金进入股市,往往被冠以“违规资金”炒股之名。而目前,各路聚集的资金却冠以“国家队”的名义,堂而皇之地进入证券市场。
有分析人士称,管理层已组织680亿资金,央行重组14家券商又投入300亿,这样国家拿出了近1000亿资金给证监会解决券商遗留下来的问题,并且重点扶持创新试点证券公司。
最近中央批准工行、建行、交行的3家基金公司发行300亿基金份额。此外,保险公司也有1000亿资金可以投资。这些政策性资金一方面可以支撑股市稳步上扬,同时也在为新的大盘股上市提供资金保障。(汪洋 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