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亲历的瞬间的一幕。虽然当时没太在意,且已过去二十多年,但今天,反而在我的脑海里愈来愈清晰。
记得那是一个深秋季节,云淡天高。那天午饭后,我和几个正在青春旋涡里激荡的同伴,带着十八、九岁年轻人特有的激情、狂热或者说是幼稚,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道上漫步,谈天说地,谈理想抱负,谈生命的价值意义,真是意气风发。
就在我们高谈阔论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人,他衣着破烂,挎着个包也破烂,拄着根棍子,挑着副担子,担子的两个筐里各坐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两个孩子东张西望,还不知叽里呱啦地说着什么。而那个挑担者嘴里也哼着不知名的小曲,一副很陶醉的样子。
我们与这个人擦肩而过,当时同伴们谁也没有注意他,更没有谈论他;他也仿佛没有将视线投向我们,依然哼着小曲,怡然自得,前行着。
当时,我心中瞬间有过同情、怜悯和悲哀,为他的破烂,为他的奔波,为他的衣食无着,也似乎为他的漠然或麻木。过后也就烟消云散了,没有往心里去。
但近年,仿佛天外来音,挑担者哼曲前行的形象时而浮现脑际,使红尘中挣扎的我时有所悟:不停向前,保持平常心,就能拥有不尽的快乐。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渐入中年境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心境和冲动。花开花落,世事往复,跋涉了几十年的我感到,人生路不外一步一景,各有意境,也各有体会,但无论怎样,永远前行,保持平常心最为重要。借用九百多年前范老先生的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像那个挑担者,在他人眼里,没有职业,没有收入,衣食不保,可谓苦不堪言,无法活下去。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因他人生活的闲适而不平,更没有绝望轻生——他依然前行,在旁观者看来戚苦的景况中,他享受着自己的快乐。
确实,快乐在每个人的身边或者意识里,看你能否发现,会不会享受;烦恼也在每个人的身边或者意识里,看你能否排遣,会不会调整。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喧嚣尘世,浮华人生,人为物累。位高权重者,虽有众星捧月之荣华,但有寝食难安之忧事;锦衣玉食者,虽可炫耀其享受,但难言之隐他人不知。
在生活中,享受快乐是惬意的;而发现快乐更会使你茅塞顿开、柳暗花明,使你有种跳出五界、超然脱俗之气!
在生命的旅途中,一步一景,即使肩上挑着太多的苦难,只要你不停前行,你也会发现快乐,并享受快乐! (姚有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