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油价上涨引发农资价格飘红

2023年10月04日

(上接一版)

此外,农药价格也不甘落后,长安区韦区供销社一从事农药销售的高师傅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农药价格平均涨了一到两块钱,功夫牌杀虫剂去年卖18元,今年卖19元。

涨价抵消惠农效果

今年,我省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从一季度开始,取消了农业税,为农民每人减少了56元左右的支出,加上从去年开始取消农特税(除烟叶),使今年农业接近零赋税。此外,为了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种粮每亩补贴6—10元不等,种植春玉米进行农膜补贴。但今年一开春,化肥、农药、种子的涨价支出几乎抵消了国家的惠农政策。省农调队《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式分析》的相关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10%;农民的生产性投资费用上半年人均335.11元,同比增长了24.2%。以西安市为例,2005年当地农民种植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产品非劳力成本分别比去年增加36.8%和22.2%,2005年亩均种植成本比2004年增加65元/亩,其他非常用生产资料涨价成本约10—15元/亩。以一亩小麦,需半袋尿素,100元/袋(去年76元);半袋二铵149元/袋(去年130元);一袋复合肥,115/元袋(去年98元)计算,今年种一亩小麦,化肥就比去年多支出40元,机收以比去年高5元计算,再加上农药、种子两项增加的成本为56元/亩,可以说,本应农民得到的政策实惠:被免去农业税的56元加上种粮补贴的6元,几乎被农资涨价的“黑手”掏了去。

在采访中不少农民反映,(农资)涨幅太大了,现在种田(的利润)和免税前差不多。农资价格一年高过一年,现在种田是一年比一年没希望。优惠政策好是好,但没起什么作用。农民照样还是没增收。持这样观点的农民还有很多,记者在不久前与来西安务工的农民工聊天时,他们也反映了这样的情况:国家的惠农政策还没农资涨价长得快,现在种粮根本不赚钱,不如出门打工。

我省农业形势严峻

省农调队的专项调查数字表明,今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户生产投资资金短缺,严重影响着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致使部分农户只好减少对农业的投入,来降低生产费用的支出。如:泾阳县白王范李村,减少化肥使用量或春季不再追肥的农户就达40%。可以说,农资价格,特别是化肥价格涨幅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

因此,在当前正值秋耕农民购买农资之时,下大力气,防止涨价伤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吞噬和损害农民利益,抵消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增收是有关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实习生 曹卫星 本报记者 薛生贵

上篇:透过细节看成效
下篇:“曲线”造就节能型企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8/2005082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8/24/23426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