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宇明
朋友李曾亲口对我讲过他对某君的看法。某君没当官时为人厚道,可做了局长后,别人给他打电话,都是由老婆代接。李出了本画集,好心送他一本,进了他的办公室,他不起身,也没倒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放那儿吧”,把李气了个半死。
一天,与一熟人聊天,熟人问:“你认识识李某某吧?”我说:“认识”。“李某某这人怎么样?”熟人又问。“好啊,正直、善良,画也画得不错”。“可我的哥们都说他高傲,那几个哥们与他见过两三次面,跟他打招呼,他爱理不理,我的哥们发誓以后再不与他打交道了”。
这是平民百姓相互间的看法,还有一种看法是领导对群众的。看过一篇小说。女主公是一个教师,她勤勤恳恳工作,但先后十多次写申请入党,总是不被批准。原来她喜欢穿裙子,领导认为她有“小资产阶级趣味”。得知这个消息后,女主公从此再没有穿过裙子,六十年代初,她好不容易入了党。后来是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街上穿裙子的人多了起来,女主人公本来也想潇潇洒洒地穿一回裙子,然而,脑子里却一直赶不走过去的阴影,临终时,她给家人留下的唯一遗嘱竟然是“穿着箱底的白色碎花裙上路”。
领导对群众可以有看法,群众对领导同样可以有看法。一张姓领导喜欢搞“政绩工程”,群众背后称他“张政绩”;一王姓领导正事不干,却热衷于享乐,群众说他“崽卖爷田心不痛”;一赵姓领导任人唯亲,七姑八姨都调进了他手下的单位,于是有人戏称他是“家属院院长”……
由此可见,人是很难避免被人评价的,你想表达对别人的看法,别人也想表露对你的看法,你有权可以名正言顺地发表看法,他人没权可以偷偷摸摸地“披露”看法,看法就象一张网,网住了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对别人的看法,不可太在意。看法毕竟包含着太多的主观的东西,而主观的东西总不免偏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实际上就是告诉人们:他人的看法有时是会妨碍生命的前行的。对别人的看法,我们也不可完全不在乎,因为别人的看法毕竟代表着社会一部分人对你的评价,它是你的工作在别人心中或正面或负面的回响,比如群众对某些品行不佳的官员的“看法”,就很值得为官的反省。
有看法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