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承载太阳的轮椅

——记中小学生作文英语提高班老师刘俊

2023年10月03日

刘俊和她的学生们在一起

同学们在听城墙

10年前,我曾对刘俊作过报道:由于其母亲的伟大母爱,使刘俊的生命超越了医生判定的界线,并以非凡的毅力,学完了高中语文和英语!那时,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刘俊开始为少数小学生辅导作文。

今年8月初,那天气候非常炎热,突然听说,刘俊要带着她的学生,从她的住地自强东路步行到北郊市图书馆去。

我又一次见了刘俊。

已经30出头的刘俊,身着玫红T恤,椭圆型的脸,高鼻梁上架着一幅无框眼镜,乌黑而有层次的短发,把干净的脸衬的更加白皙,笑起来浅浅的,淡淡的,带着羞涩。整个人透出一种书卷气。所不同的,是言谈中脱了稚气,多了思考和深邃;她的身边多了一个男人——他的丈夫张强。

张强在刘俊身边,不但是她生活上的帮手,更是她事业上的支撑。刘俊说张强很有思想,在办班上给她出了不少好的点子!这次组织同学们“手拉手一路走”的活动,就是在他的启发下开展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乏承受力。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忍受力和承受力,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吃苦是一种精神,快乐需要人去创造。

我感到,如果说十年前刘俊办班,是为了生存,那么今天,刘俊的提高班,则更多地赋予了社会责任感!

参加刘俊中小学生作文英语提高班的学生,来自西安各个角落,甚至还有家住四医大及西高新的学生。孩子们处于不同的生长环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为了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近年来,刘俊不仅通过自学取得了汉语言大专毕业证书,并且阅读了大量儿童心理学书籍,使她不但成为孩子们的良师,更成了孩子们向她诉说秘密的益友。

一提起她的学生,刘俊的一双眸子顿时充满了幸福、自豪和喜悦。说到调皮捣蛋的学生,她边笑边摇头;说到单亲家庭的孩子,她满脸的怜惜,让人感到她的善良和温情……

刘俊说,她特别喜欢孩子!每当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小脸,与他们在一起说话,她就觉得内心有种触动。特别是能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帮助孩子们提高素质、增长知识,为他们的明天打好基础,她感到自己活的有价值,很快乐。这样的人生价值观,使得她的提高班以“诚心、爱心、耐心”为宗旨,精心辅导着每一个学生。

通过交谈,我深深地感到,刘俊不仅是在为孩子们授课,更是在用她的爱心,来开启孩子们的天赋。她经常带孩子们开展户外活动,让他们观察昆虫、植物,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会作作文;通过表演,在扮演各种角色中提高英语水平。对一些落后的学生,她用与他们谈心、聊天的方式,多肯定,多表扬,使他们逐渐自强自尊起来。

班上有一个孩子,性格十分内向,上五年级了作文还写得不能令人满意。在面临升中学的情况下,听别人介绍,其母亲报着试试看的心态,让孩子上了刘俊的作文提高班。刘俊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上课时总是用鼓励的眼神让孩子主动举手发言,然后让同学们给他鼓掌,这便增加了他的信心,使他从不爱发言到与同学谈的热火朝天,从错别字满篇到错别字消失,从语不成句到语句通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第三中学,并当上了语文课代表,作文还多次发表在校报上。

还有个初二年级的学生,他妈妈第一次带着去见刘俊时皱着眉头说:“刘老师,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我这孩子的家教换了一个又一个,成绩却一直倒退,愁死我了——”经过刘俊的几次教学,孩子就对英语不那么反感了,又学了一个月,孩子对妈妈说:“英语原来这么有意思!”

刘俊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可教的。当父母和老师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点时要及时引导,让兴趣成为他最好的老师,而许多教育者忽略了这一点。”在她的快乐教学法和让孩子们做“有心人”的引导下,学生们的作文有了长足的进步,经常被陕西省和西安市广播电台播放。

在刘俊的提高班里,孩子们充分释放了儿童的天性,他们没有心理负担,没有分数的压力,统统都是老师“最棒”的学生。同学们把到刘老师家里上课当成最大的快乐。班里有一个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后来妈妈又找了对象,就把他放在姥姥家,孩子觉得妈妈不爱他、不要他了,加之回到家里没人和他说话,心里非常忧郁。刘俊非常心疼他,关爱他,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都能到刘老师家上课!”

刘俊的丈夫张强,祖居地杰人灵出产富饶的三原县,过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得了眼病没能及时治疗,落下了视力模糊的终身遗憾。小伙子个儿不很高,五官清秀,质扑善良。他对我说:“我们能走到今天,应该感谢社会的关爱。我们应该尽自己之所能回报社会。我们没有钱,但我们有爱心,可以为社会增添一些美。”

刘俊班里有一个女孩儿,已连学三年了。女孩儿的妈妈没有文化,也没有工作,一家三口仅靠爸爸不高的工资维持生活。女孩儿才来时,看着很木讷,头发总是乱蓬蓬的。刘俊就拉着她的小手对她说:“你每次来上课,把头发梳得整齐一些,这样小女孩看着才漂亮。”如今,这孩子变化很大:她很上进!上小学六年级,已把初一的英语都学完了。看到孩子这样努力,刘俊很高兴,让她免费参加下一届的英语提高班。

一天,患小儿麻痹双腿残疾的妇女邰娅莉,敲开了刘俊的家门。她把带来的孩子拉到刘俊面前说:“我这个女儿上五年级了,学习一直很遭糕,特别是作文,一塌糊涂。听别人说你教学生教的很好,我想让她在您这儿补一补。”在交谈过程中,刘俊得知她先是离异后又下岗,生活雪上加霜。刘俊二话没说便收下孩子,还承诺免费让孩子学到小学毕业。邰娅莉当时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刘俊的经济并不宽裕。说句揭短的话,有时电话次数多了,话费高了,她都要计较。然而,近年来小两口却先后对30多名特困生实行费用全免或单项免费。刘俊说:“虽然我们少收入了一些钱,但心里的那份快乐,却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刘俊在培养孩子们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将更多的心血放在道德品质培育和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成长上。

针对如今的孩子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缺乏宽容等弱点,刘俊采取各种形式,对同学们进行良好的德行习惯培养。运用多种德育方法,让孩子们感受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他们换位思维,设身处地地去为他人着想。比如,刘俊在上课时突然把灯关灭,让同学们体验黑暗的感觉,然后告诉同学们损坏路灯,会给行人包括自己带来多少不便和恐惧;损坏公共设施,破坏自然环境,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

她还通过游戏,让他们自己悟出一些道理。如把三卷胶带纸分别绑一根线放在一个瓶子里,另一端线绑在筷子上,让同学们想办法将其钓出来。开始同学们三卷胶带一起往出钓,结果总是被卡在瓶口出不来,后来采取分别钓的办法很快钓了出来。这个游戏,使同学们懂得做事情为什么一拥而上反而适得其反。在刘俊设计的种种游戏中,同学们增长了知识,受到了教育,陶冶了情操。孩子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发现果皮纸屑捡起来放进垃圾箱,拾金不昧,领老人过马路等等,已成自觉行为。

孩子们的父母们清楚地记得,2004年10月1日,刘俊组织他们带着孩子到新城广场看升旗仪式。当护旗手迈着雄健整齐的步伐向广场中心迈去的时侯,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孩子们瞻仰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孩子们的目光是多么神圣而又坚定啊!后来家长们按刘俊设计好的问题问孩子:听到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一个孩子说:“我感觉心在狂跳。”当你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一个孩子说:“国旗,我爱你!”你作为一个中国小公民感到骄傲吗?一个孩子拍着胸脯说:“我感到非常骄傲!”……

岁月如梭。从1994年6月开始,刘俊作文英语提高班已走过11个风霜雨雪的岁月了!刘俊——一个连饭碗都端不起来的“肌营养不良”患者,一个日常生活全靠人帮助的人,却用她的轮椅,迎接着祖国的“朝阳”,并把她运载到准确的轨道上,而不顾自身的疲惫与力所不及!

11年来,2000多名学生,像雏燕振开了翅膀,在大学,在岗位,在祖国蔚蓝的天空里翱翔着……但刘俊老师,成了他们终生抹不去的记忆:无线电波传来他们的问候,电子信箱里有他们顷诉不完和思念不完的话语……

本报记者 杨令菁

上篇:没有了
下篇:声明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9/2005090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9/06/23182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