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为何执行难

2023年10月03日

记者调查发现,我国去年下半年出台新的助学贷款政策,在风险防范和利益补偿方面对银行做了很多有利的规定。然而时至今日,很多地方的银行仍以风险大、放贷成本高为由,设置较高贷款门槛,致使许多急需资助的困难学生迟迟拿不到贷款。

助学贷款政策推不开,银行顾虑的是什么?从一开始,这项政策就在很多地方受到银行方面不同程度的抵制,银行给出的理由是此项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到2004年初,国家助学贷款因为所谓“学生还贷违约率太高”,而被大多数银行单方面停发,全国只有几所名牌大学和贵州省的助学贷款能正常开展,助学贷款面临崩盘的危险。

合同规定不尽合理,违约责任究竟在谁?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突然被银行大面积停贷,银行的理由是学生违约率太高,贷款风险增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文件,如果违约率达到20%,银行有权停止贷款。于是,很多舆论就此怀疑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素质,认为他们已成为“失信的一代”。“某地近九成学生不还贷款”、“某地学生违约率超过20%”等报道一度充斥报端,似乎国家助学贷款的问题全是由学生自己造成的。然而,大学生违约率真有那么高吗?工商银行贵阳中西支行2003年曾作过一次统计,数据显示贵阳中医学院的学生违约率高达95%以上,后经学校调查,真正恶意违约的不到5人,其余均是因为不合理的合同规定所致。

补偿专项基金已设立风险到底有多大?为了补偿银行风险,新政策规定按照高校当年贷款发生额的一定比例,由财政和高校各出资50%,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同时,经办银行从国家指定改为面向商业银行招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银行所提出的风险补偿金比例。这项政策出台后,一些地方投标银行给出的风险补偿比例高达15%以上,而据了解,政策规定不管违约率到底有多高,风险补偿金一旦定下来,都会全额拨付给银行。

此外,银行的另一个理由是助学贷款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单笔金额小,导致贷款的运行成本太高,助学贷款无利可图。实际上,就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利率水平,以及每笔贷款财政4年全额贴息,加上稳定的数额不菲的风险补偿金,再有该项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银行不可能无利可图,更不可能亏本。

对此,一位熟知金融业的企业家指出,一些银行更热衷于放出风险更大的动辄上亿元的大额贷款,看中的是贷款过程中发生的利益关系,而像助学贷款这样面对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收益,因此银行的积极性不高也在意料之中。 (杨立新)

上篇:陕南又添新电源
下篇:你需要怎样的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9/2005090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9/07/23185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