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水!水!水!

——陕西水资源状况调查(二)

2023年10月03日

渭惠渠几里外恶臭熏天,死猫烂狗漂浮其中,小造纸厂的污水直排入渠,泛起厚厚的白沫。和渭惠渠一样受污染的灌溉渠和河流不在少数。

我省废污水的年排放总量目前已达到了11亿吨,在关中和陕北甚至已达到有河皆污的程度。渭河以占全省16%的水量接纳了占全省80%的污水,干流基本丧失使用功能,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是目前国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水污染对引水安全形成了极大威胁。

污染无处不在,浪费也随处可见。在西安市,有的居民依靠单位福利用“白水”,放水洗菜长时间不关水。一些单位公用水房水长流无人管。环卫部门扭开消防栓,接喷洒用水,清水长流漫过街道。绿化工人用清水浇灌街道花木,洗车行用清水给汽车“洗澡”……水资源的浪费触目惊心。上述情况在我省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地存在。

从我省的实际看,一方面严重缺水,一方面水的浪费现象较为普遍。目前我省万元GDP用水量约350立方米,是东部发达省区用水量的1.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平均每立方米水量产出的GDP不到3.5美元,单位产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4-15倍。农业灌溉还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15%-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45%,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全省大多数城镇供水管网老化失修,跑冒滴漏的综合损失率在17%左右。

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方面存在的明显差距以及生产、生活领域存在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用水浪费现象,与我省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极不适应,也与目前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不适应。

分析产生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原因,对生产企业来讲,怕花钱搞技术改造,不重视污染治理,漠视环保法规,节约意识淡薄是“通病”,最重要的是水资源管理措施和水价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发挥不到位,节约用水机制尚未形成造成的,也和政府部门管理的公用排污、治污措施相对落后有关。

生活用水浪费,主要是部分用水居民无视水资源的稀缺性,对自己采取节水措施怕麻烦有一定关系。记者曾在杨凌一家高校的一个教授家里看到,老俩口准备了三只大桶,两只盛放洗菜水、洗衣水,另一只盛放拖地水,他们用洗菜水和洗衣水冲拖把,用拖地水冲厕所,一个月下来,实际用水不到10吨,但实际上,很多人对老人的节约意识很佩服,却缺乏效仿精神,他们的说法是,太麻烦,生活用水倒来倒去,哪有时间,况且一方水值不了多钱。抱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目前西安市居民每月的平均用水是12立方,如果采取一定的节约措施,所节约的水量相当可观。

而农业用水浪费主要集中在灌溉阶段,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是大水漫灌,这几年提倡推行滴灌、喷灌等节水新设施,但推行面积还不够大,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平原地区和一些新型农业企业,多数农村节水设备不到位,农民自身资金有限,不可能自己花钱购置办先进的节水器材。 本报记者 赵阳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高价月饼的声明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9/2005091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9/13/2319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