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教师,大家也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工作清闲稳定,待遇有保障,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一年还有两个寒暑假。对于很多人来说,教师更多的是被鲜花和荣誉所环绕。实际上,教师正承受着旁人所不知的沉重压力。减压已不仅仅是学生们的问题了。今天,让我们再次关注教师,体验他们工作的艰辛。
有这样一份数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在对我国部分省份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48%,比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病率(20%)高了一倍多。
孙老师的一天
孙老师是西安市某重点中学初中部的教师。已有三年的教龄。现在他是初二六班的班主任,同时还带着8个班的政治课。除去管理本班的班务,他一周要上16节课。
他每天早上7点就会准时到班里。督促学生按时交作业,也监督一些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早上跑到教室来突击的学生。这天早上,他的课排满了,整整5节。也就是说他差不多要从早上7点半站在讲台上一直讲课到中午12点放学。在课间休息时分,他还时不时跑到自己班上去看看,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他说,刚工作那会儿,一整上午的课下来,腰腿都是硬的,嗓子像被撕裂了一般的疼。几年下来也就习惯了,同时也患上了所有教师的职业病——慢性咽炎。
中午吃过饭后有一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孙老师说,刚开学,心里惦记着班里学生的事。躺在床上睡不着,只是闭着眼睛养养神。这天下午他没有课,不过也需要坐班,处理一些班务和批改作业。课间休息的时候,不停地有学生到办公室找到他,有免交借读费的问题,作业的问题、有事请假的问题……下午6点10分,快放学了。孙老师来到班里做最后一件事,总结一天的学习情况,安排学生打扫教室。他说,要等到学生打扫完,看着他们安全地离开了学校才能放下心来。等到他离开学校时已经7点15分了。晚上他还要准备第二天的教案。
一天下来,他说,只想舒舒服服地睡上一个好觉。
压力加大
现在的学生个性鲜明。在十年前,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今天,老师说的话,学生会在自己的心里打个问号,老师这样说是不是正确的。古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老师的话也并非真理。这无形中也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和管理难度。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就业趋势的压力,家长殷切地盼望子女成材也使得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教育观念和方法向素质教育推进的同时,教师能否与家长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一致,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心理素质都是一个考验。
新课程改革推进以来,教学方法如何更新才能吸引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是对一名教师业务能力的考验。双语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运用到了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来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工作上的压力、更多精力的投入也使得教师身心疲惫。最后,来自于自身以及学校对教师考核力度的加大,也使得教师不得不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本报记者 蒲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