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扶贫点、为灾区灾民、为弱势群体、为急需帮助的人奉献爱心,积极捐助回报社会,在水利西北勘查设计研究院的广大职工中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至2005年8月底,该院工会先后进行17次募捐活动,职工捐现金271618.6元,衣物5366件,图书2964册,玩具140件。
前段时间,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突降镇巴县,该院对口扶贫的镇巴县巴庙镇石院子村4户村民房屋倒塌,16户人家处于滑坡威胁中。得知消息,短短几天,职工就捐款18760元,并派专人跋山涉水赶到石院子村,将职工个人捐款和单位扶贫款合计6万元及时送到救灾一线,极大鼓舞村民抗灾自救的信心。石院子村是西勘院2002年开展的“两联一包”对口扶贫村,为此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小组,制定措施,狠抓项目落实,已累计投入资金17万元,捐赠电脑10台,帮助村里完成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村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作为省级文明示范单位,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的西勘院,由于勘测、设计、监理工作需要,经常出没于崇山峻岭和高山峡谷间的老少边穷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贫困的生活状况让职工们内心沉甸甸的,他们感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院领导和工会组织因势利导,多次开展向洪涝灾区、海啸灾区、希望工程、革命老区捐款捐物活动,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这当中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该院工程科研分院和综合管理处职工自发为病逝职工子女捐助学费12800元。退休职工王万祯、王惠敏夫妇一次向海啸灾区捐款1000元。 本报记者 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