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个党员一面旗

——核工业203研究所党员先进性记事

2023年10月03日

“风刮起来,人走不稳,才洗过的碗里,转眼间满是沙子,没办法,工作地点就在风口上。夏天的蚊子大而密,蚊虫咬过落下的疤几个月才能下去,我们的职工坚持下来了,有的人在野外一干就是几年……”核工业203研究所的工会主席赵民安说起在新疆基地看望职工的情形,十分激动。在203所职工眼里,一线职工是可敬的,他们常年在外,在奉献中燃烧了青春。其中的共产党员更可敬,他们处处树起了“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党旗争光辉”的鲜红旗帜。

核工业203所是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小单位,说到党员,负责宣传的赵纬云话匣子就关不住。地质研究中心课题组长贺建国在腰痛难忍的情况下,仍坚持野外工作。高级工程师权志高、环境评价中心的王天明、分析测试中心的巩小明等党员的事迹他一一说来,如数家珍。

1997年,203所首次承担了某地区的铀矿地质勘察项目。勘察中心承担着所里主要的科研生产任务,每年在吐哈盆地工作长达6个月。工作地点在一个大风口,自然条件太差,四周没有居民,风起时,嘴里灌满了沙子。夏天,将鸡蛋埋在沙子里能烤熟。职工们没有退缩,因为有组织关怀。党支部主动过问职工工作及生活中的困难,课题组长基本上都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担任,中心18人中有15人是党员。党员成为科研生产的骨干,保证了科研生产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众人拾柴火焰高”,1997年当年,203所就发现并初步落实了十红滩铀矿床。2001年,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中对此进行了报道。

近年来,203所结合改革调整,先后对15个支部进行了改选,新组建了3个支部。在党支部中推行“一岗双责”,坚持一手抓任务、一手抓思想,遇到任务不放松,矛盾不上交,在党员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创先争优”,“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党旗争光辉”活动,通过发挥党的凝聚力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来感染和引导职工。在203所,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在生产任务重的紧要关头,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没有一个党员叫苦叫累,分析样品13200件,发出报告数据64500个,无一差错,受到客户高度赞扬。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203所得到了充分发挥。资源评价中心主任、党支部权志高带领科研人员艰苦拼搏,足迹踏遍了吐鲁番盆地十红滩的沟沟坎坎,最终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地质研究中心党员、课题组长贺建国患腰痛病,坚持在野外工作。职工看党员,在党员的带动下,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要求人党的人越来越多,所党委每年都要研究两次吸纳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问题。 本报记者 赵阳

通讯员 赵纬云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矿方出钱250多万元企图“私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9/20050922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09/22/23227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