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2023年10月05日

时下最流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然,对工会组织来说也是如此。工会组织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怎么应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呢?对工会工作者来说,只有认真面对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坚持社会主义工会的特色,大大激活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会员和职工服务,忠实地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不可否认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面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往往使工会工作者处在困惑之中,显得无奈与尴尬,困扰着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这些问题主要表现是:

职工队伍发生了新变化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组织成份发生了变化,形成多元化的态势。县、市、区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出现了多种所有制企业同步发展的局面。经济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社会群体分化现象明显,职工队伍分布发生了变化,新兴产业职工增加,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职工总量不断扩大。

同时,下岗分流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长期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出现了工会会员的流失。不少下岗职工多年几乎没有参加过工会活动,多数已流向社会。

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市场化和契约化的程度显著提高,非正规渠道和自主就业的职工数量增多,就业短期化现象突出。经济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一些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公有企业为降低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定额标准,增加劳动强度,不改善劳动卫生条件,漠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削减职工工资收入和福利保险及其劳动安全卫生的投入。甚至经济效益很好的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职工的工资收入难以同步,没有建立起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由此引发劳动争议案件频发,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有的单位出现雇主和劳动者的关系严重对立,引发群体性的职工诉求维护权益的事情频频发生。特别是一些处在困难中的企业,生活困难的职工多、因病致贫职工多、企业欠职工债务多,职工要求维权的呼声迫切,职工群众利益诉求方式多样化,对工会的期望值也高,迫切希望工会组织能主持正义,当好他们的代言人。

这些新变化进一步表明: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应积极适应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的不同特点,坚持有利于健全工会组织,有利于职工加入工会,有利于激发工会组织的活力的原则,在工会组建的方式和工会组织形式上,探索多样化的形式,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起来,要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壮大工会组织的力量。工会工作的重点是城镇劳动者中的困难和弱势群体,工作的内容以救急解困、维护社会和职工队伍稳定为主,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维权机制,协调劳动关系。作为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会组织,全心全意为会员和职工服务,让他们真切感受工会组织的温暖。

工会组织网络体系需要健全

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转轨中的工会组织,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触角辐射的组织网络体系(省、地、县、产业工会体系以及原来织就的企业工会、车间、工段分会、工会小组、会员的网络体系)面临大考验。以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构成的产业职工大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中,随着国有企业改制,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引发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出现了一些难题。

一是撤销、合并工会组织的现象依然有蔓延之势,且难以纠正。有的企业工会实际上设在党群工作部、综合办公室、企业文化部。有的还保留着工会的牌子,甚至有的既没有牌子,又没有办公场所。工会会员关系不能及时随劳动关系转移到新单位。据有个地方的调查:已改制的企业,工会干部人数大大减少,半数以上的企业削减了工会机构,活动场所被占用。

二是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对建工会没有兴趣,认为是花钱自找一个婆婆。新建企业组建工会难,尤其是对不成立工会、应付建会、挂牌工会没有约束的举措和办法;部分国有企业成立集团公司没有理顺分厂和分公司的组织关系,特别是跨地区域的集团公司出现工会组织隶属关系不清而形成脱节;县、乡镇、街道、社区工会的作用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造成工会工作断层、断线的现象;还有的地方对乡镇、社区、开发区工会难以管理,辖区内的商贸和餐饮小企业、小门店等都是工会组织建设的“盲区”。

三是依法收缴工会经费难,严重制约基层工会工作的开展。市、县一级的工会要到基层单位挨门挨户收经费,简直跟讨饭一样。县、乡镇、社区工会经费短缺,制约着工会发挥作用。甚至有的县工会的工作者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也有几个月发不到工资的。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工会没有活动经费,难以开展工作。

四是相当一些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不健全,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代会条例滞后于形势的变化,没有新的规则指导职代会规范地运作,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不到实处,职代会流于形式。职工代表的产生缺乏民主性和代表性,随意指定职工代表和未按法定程序任意罢免职工代表,还有的企业以留守人员作为职工代表,由少数留守人员代表召开的职代会,来决定大多数职工的贴身利益问题,由此而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

这些难题启示我们:对《工会法》的宣传贯彻要深入,做到入脑入心,增强法制观念,真正确立和发挥工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迫切需要工会,期望工会为职工服务,协调劳动关系。这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工会组织网络,使之触角辐射。只有不断扩大覆盖面,才能把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工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围绕工会基层组织机构如何设置,干部如何配备,工作职能如何确定,工作机制怎样创新,如何对基层工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会经费的收缴等,必须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从而编织健全、高效的为职工服务的工会组织网络体系,让工会组织形成强磁石的吸引力。(上)

■本报记者 王仓盛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0/11/2372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