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们如何监督交通部部长

2023年10月05日

·孙立忠·

交通部长张春贤24日在南京让记者捎话给社会各界:“作为交通部长,欢迎大家对我进行廉政监督。”张春贤还要求全国各地交通厅、局长和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要学会并习惯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交通部门近年来一直是腐败的重灾区,交通厅(局)长“前腐后继”成为中国的一大景观,短短几年中,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区的交通厅厅长在公路建设工程中因贪污受贿而被判刑,而最典型的例子是河南省交通厅连续三任厅长曾锦城、张昆桐、石发亮接连落马。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春贤部长作这样的表态、提这样的要求当然是值得赞赏的。

但在赞赏之后,冷静下来,我却发现,对张部长欢迎大家做的事“对我进行廉政监督”,似乎根本无从下手。我既不知道部长权力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也不知道这权力是如何行使的,既不知道部长的收入是多少,也不知道部长的夫人和子女都从事什么职业……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无从监督。

公开、透明是可监督的前提条件。但中国的官员,不论在权力运行上、还是家庭财产申报上,都远远称不上公开、透明。权力不透明给官员搞暗箱操作提供了太多的方便,而财产不公开则让监督部门和公众无法掌握官员的收入状况。

欢迎监督,但实上又无法监督,非但对部长级高官无法监督,对科级“低官”同样无法监督。这正是监督的现实处境。因此,张春贤部长欢迎大家对其进行廉政监督虽然值得叫好,但意义终究有限。

前文提及的张昆桐曾提出过很具感染力的口号,“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石发亮也提出过“一个廉字值千金”的口号。两位前厅长当年既然敢说这样的大话,想必也是欢迎别人对其本人进行监督的,但他们却是大搞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或许其正是看准了公众难以对官员进行监督的现实,所以才敢于在当婊子的同时大立牌坊。

交通建设的投融资、招投标、资金运行管理和监督体制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交通厅长往往身兼高速公路公司的董事长,亦官亦商……这些都是交通部门腐败多发的根源所在。但归结起来,问题还是出在权力不可监督上。因为权力不可监督,掌握权力的制度设计者才设计出了破绽百出的制度。

要让权力是可监督的,需要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作支撑,比如储蓄实名制和财产申报制度等的实施,以此来让官员的收入和家庭财产情况透明。财产申报制度要求官员必须对其收入和家庭财产如实进行申报,并向社会公开,倘若官员的家产与其正常收入不符,那官员就必须作出合理解释,否则就是违法的。但现实是,我们的法律对此一直没有涉及,官员的收入一直处于公众的高度怀疑中。

要让权力是可监督的,需要公众对官员权力的获得有足够的话语权,比如官员由公众直接选举产生,最不济也要让民意成为决定官员升谪的举足轻重的砝码,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应表现出相当的刚性。然而,与公众的这种期待形成极大落差的是:“少数人选人”和“从少数人里选”仍然大行其道,众多的官员更重视让领导满意而不是让百姓满意。

监督不是官员欢迎不欢迎的问题,而是其必须接受的。官员们不时还要作出欢迎监督的姿态,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或许只有权力是可监督的,官员们才不至于还要“学会并习惯在被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上篇:审理成铁“警贼勾结”为何怕见阳光
下篇:教育漠视母语等于自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0/14/23732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