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大多人提起老鼠,又憎恶、又惧怕。鄙人深受其害。
最早,家中只是一只很小的鼠,一些小偷小摸也不被家人所重视。只要损失不大,就由它去吧!可是,事态的发展不得不让家人担忧起来:饭菜被糟蹋,门窗被啃破,粪便随处可见……全家人愤怒之至。无奈,只得招兵买马,从集市上重金聘回一只“镇鼠之王”:猫!此将领的确与众不同,屋子里一站,杀气腾腾,颇有一副“万鼠不挡之勇”。老鼠闻其叫声,躲在洞中,筋骨酥软,梦魇如常。一段时间,家中到也安宁。
不论是高级动物或低级畜类,都喜好养尊处优。家人见无鼠害,自然甚是高兴,犒劳这位功臣也就顺理成章。“住房”、“伙食”标准直线上升。此时的功臣,更是自以为得意,整天摇头晃脑,腹大、腿短,悠悠哉,飘飘然,就连平时的“猫步”也超常发挥,美哉!爽哉!何为“老鼠”,此概念早已抛之脑后。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愈有一日,一鼠在饥饿难耐之时,便“以身试法”,试图摄取些食物,结果不言而喻,葬身于猫腹。此举激怒了众鼠,纠集了各条战线的精英,对猫展开了殊死抗争。由于猫平日缺乏训练,所有的特性丧尽,无奈之下,只好妥协,猫鼠一窝,成了老鼠的“保护伞”,同流合污,大肆偷抢,祸害之极。
由于灾情严重,各户调集了众猫,进行集中训练,“不食嗟来之食”也就成猫的一项“必修科”。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下达了“抓住一只,赏鱼两条,见鼠不抓,断其口粮”的悬赏令。此举果真奏效,一时间,捕鼠行动开展的如火如荼,随处可闻到鼠群悲惨的哀嚎,从此鼠害递减。
联系当前反腐工作之现状,我们似乎应该从中悟出一些道理,面对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