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金堆城钼业公司亚洲最大的球磨机组
五年,历史的瞬间,中国有色工业改革的关键时期。陕西有色集团先后完成了从组建到改制再到强强联合,实现了资产重组的三级跳跃,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有色系统企业改制重组的一个成功范例。
在合纵联横大潮中聚合
陕西有色金属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有色金属矿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10余种,其中铼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钼和汞居第二位,锑、铅分居第七、第八位,钛和锌居第10位。可供开采的铜、铅、锌、镍、钼、钛、汞、锑、银等10种有色金属矿产储量约为2000余万吨,潜在价值3000亿元以上。
2000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又做出战略决策,决定把大部分有色企事业单位下放地方管理。按规定在陕的十几户有色企事业单位全部下放。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妥善安排和处理好下放企事业单位的去向,是关系到陕西有色工业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科研事业单位要保事业费,亏损企业要脱困、要发展,不同企业或单位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是分散下放还是统合集中形成整体实力,在陕西有色企事业有两种声音、两种取向。
陕西有色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有产业优势但未能达到互补,有特色产品但未产生规模效益。分散下放,陕西有色将会形成一盘散沙的局面,弱小企业脱困无望,即就是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也难以单独应对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更要紧的是企业分、人心散,几十年打下的基础,初步形成的综合优势和规模也将毁于一旦。
巨大的压力,严峻的考验。陕西有色人认真分析了形势,认为聚合力量,实施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战略,才是陕西有色的唯一出路。思路明确后,他们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找人交心谈话做工作,终于上下一致形成共识,提出了组建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方案。2000年11月8日,第一家省属有色企业集团——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激流中的思索与嬗变
陕西有色集团的成立,标志着陕西有色金属工业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色工业被列为陕西省工业强省战略的支柱产业之一,陕西有色集团被确定为陕西省政府重点支持的大型企业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
然而,陕西有色集团人的心情并不轻松:作为国有资产授权的国有独资公司,产权关系未理顺,资本纽带未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权责不明确,政企不分(有色集团还承担省有色工业管理局的职能)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有色集团定位不明确,经营机制不转换,就难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大集团、大公司的发展战略。
必须走国有资产资本化、国有资本市场化的新路子,抓紧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管理体制上要实现集团公司与权属企业从行政隶属关系向建立资产纽带关系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从传统的上级管理下级的行政命令型向出资人依法管理所投资企业的“老板型”转变;在经营手段上,实现以生产经营为主向资本经营为主的转变;在监督体系上,实现直接监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转变。
陕西有色集团结合制定实施“十五”规划,提出要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企业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力争在3~5年内形成2~3个主业突出、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4~5个拥有知名品牌、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5~6个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以优势产业为龙头,以大中型企业(公司)为依托,以集团公司为载体,构建陕西有色工业的“航空母舰”。
中国钛工业第一支股票——宝钛股份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融资,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金堆城钼业集团公司控股的西安华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按新机制运行良好。钼业公司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就二期建设时期的贷款问题签订了债务重组协议;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也得到合理解决……
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陕西有色集团作为陕西省首家规范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试点单位,基础良好、条件成熟。2004年2月28日,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率先实现全国有色行业省级管理体制改革。
与巨人同行闯世界
尽管改革改制使陕西有色控股集团的生产经营逐渐步入一个快速、持续的增长期,呈现出多业并举、整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然而,全方位、多层面的审视:有色金属市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越是处于顺境,越不能放松警惕。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增长,除了人的努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有色金属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是关键因素。居安思危,宏观经济的增长也必然带来原辅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导致电力和运输的持续紧张。还有建设资金困难、后续资源的衔接,已直接影响陕西有色的发展,有的已成为制约“瓶颈”。同时,结构调整、改革改制、技术创新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单靠陕西有色控股集团自身力量还难以克服。必须寻找战略投资伙伴,融入“巨人”行列,打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才能做大做强陕西有色集团。
2004年4月26日,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强强联合,陕西与中铝共谋发展的经济合作协议正式签定,陕西有色控股集团被中铝公司整体控股,从而为陕西引进130多亿元的资金,逐步投入发展陕西有色金属工业。
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培育优势产业,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权属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加快,华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现代企业制度。
到2004年底,陕西有色10种有色金属产量连续4年年均增长30.6%,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5.5%,出口创汇年均增长99%,利税增长了10.8倍,利润增长了49.8倍,总资产从2000年的51.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6亿元。经济效益位居陕西全省前列,成为陕西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之一,其主要经济指标分别跻身于全国有色企业8强和中国企业500强行列。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