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永不自满

——访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院长沙长安

2023年10月05日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在成立四十多年换了十多次代号的传奇经历中,在中央领导人的频频视察中,在“中国唯一”、“代表国家”的性质中,无不传递出神秘的信息!近日,记者采访了该院院长沙长安。

沙长安,四十出头,中等个,寸头。身着白色短袖打领带,西裤笔挺,腰板笔直,说话干练。他坐在我对面,一脸的自信。与沙长安交谈,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永不自满”!

2000年6月,沙长安走马上任试飞院院长。永不自满的性格在他的工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在后来该院发展建设中落实为“四个加强”,即:加强科技,加强经营,加强管理,坚强监督;紧接着,该院从文化建设和转变观念入手,进行了科研结构调整和薪酬体制改革,科研骨干和关键岗位人员的收入数倍增加,科研人员积极性大大提高。2001年,完成的年度科研架次数就超过上年30%。此后,试飞院科研试飞任务,不论是在科研架次、出动飞机、风险科目的数量上,还是在特殊性、复杂性、紧迫性上,都是试飞院历史之最。为了向祖国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该院以转变观念和鼓励创新为切入点,以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为手段,用经营的思路管理,用创新的思路工作,进行了院机关的结构调整,优化了管理流程和职能归并,机关领导干部岗位减少了四分之一,工作人员岗位减少了三分之一;对军品一线负责场务和机务工作的飞行部进行了结构调整,优化了科研流程,优化了科研保障队伍。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市场观”、“客户观”教育,树立了“向国家负责,为用户服务”的责任观念和“前伸后延”的服务理念,取得了丰硕成果:管理、技术、服务、保障线的创新、服务意识和能力均快步增强;试飞过程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拓展——前伸到型号研制初期的设计,后延至交付部队使用后;科研人员充分利用试飞资源和技术,积极开展型号试飞预先研究,扩大了领先试飞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还在许多型号中增加了提前培养飞行员和部队领先试用、使用飞机的内容……“前伸后延”服务理念在试飞院实施一年多以来,不但保证了工作质量,加快了试飞进度,而且锻炼了试飞队伍,增强了试飞能力,提升了试飞技术,赢得了方方面面的好评。创新为试飞院增添了活力,多项建院史上的记录连续被打破。今年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科研项目刷新。当谈到这一问题时,沙院长说,连创纪录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保持“永不自满”。沙长安说,改革有风险,有挑战,但必须前进,永不自满。我看到的问题永远比成绩多。解决问题敢碰硬,我们就可以不断的发展前进。当谈到试飞院的发展前景时,沙长安院长告诉记者,试飞院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试飞机构”。必须瞄准世界一流飞行试验机构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不断进行自身完善,在人才、技术、管理、服务、环境等方面不断创新。为此就必须树立发展观、市场观、客户观。还要提升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保持永不自满,就能创新,才能进步。这种思维模式就是自找问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过程。同时还要强调团队而不是个人的作用。这种做法不但是试飞院的需要,也是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

本报记者 柳江河

上篇:上海11月中下旬将在西安揽才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0/2005102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0/26/23766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