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走西口 望黄河

2023年10月05日

·李欣·

主打歌《赶牲灵》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哟)赶牲灵的那个铃子哟,叮铃铃的那个声。白脖子的(那个)哈吧哟,朝南的那个咬,(哎哟)赶牲灵的(那个)人儿哟,噢过呀来了。你若是我的哥哥哟,招一招的(那个)手,(哎哟)你不是我的哥哥哟,走你的(那个)路!

赶着牲灵走西口

在陕西由南向北分为三个明显的文化带:细腻接近四川的陕南地文化、典型秦川风格的关中文化和独特的陕北文化。陕北指陕北北部,延安、榆林一带,那里流传的民歌有民歌调子、秧歌曲子、信天游、道情音乐以及榆林小曲等类型。陕北地区,山高坡陡,山大沟深,地广人稀,隔山头叫对门,隔深谷叫邻居,人们传话捎信都必须提高嗓音。因此,唱山歌也习惯用高腔和尖嗓。在全国比较流行的陕北民歌有《兰花花》、《走西口》、《赶牲灵》等。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以银川为中心的河套、宁夏地区,自古就是陕北人心目中淘金宝地,因其地处陕北西部,故称走西口。反映到陕北民歌中,就诞生了凄婉悱恻的《走西口》。《走西口》被人赞为陕北民歌离情之王,而比《走西口》更能反映陕北风情的民歌是《赶牲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哟赶牲灵的那个铃子哟叮铃铃的那个声……”歌中寥寥几句就勾画出了一幅黄土高原上叮当响着铃铛的骡马队从一阵烟尘中远远走来的景象。

信步信天游

陕北民歌大多热烈直白,但又能巧妙利用各种修辞,不致落入低俗。最能代表陕北民歌风韵的是信天游,其节奏自由,高亢悠长,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短的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到成百上千节。其中的精华便是情歌,民间叫“酸曲儿”。那些跟黄土一样裸露着爱与恨的信天游无不让人酣畅淋漓地体会到人性的张扬与自由。

黄河上最豪壮的乐曲

上篇:石林风情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0/2005102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0/28/23774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