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长安区的刘师傅去年购买了一台75马力的大拖拉机,日子过得越来越顺了。去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更多的惠农政策使像刘师傅这样的庄稼汉也慢慢走上了致富之路。
我国农机企业的先驱——中国一拖集团是2000年打入陕西市场的,在摸清了陕西地区的主要市场结构后,果断决定开发适应陕西农民使用的农用拖拉机,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第一位。连续3年的农高会农用机械展销,他们每年都来,并且一年比一年品种多、种类全。一拖集团西南西北销售分部关文辉经理介绍,这几年来,国家出台了购买大型农机产品的补贴政策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朋友的购买积极性,每年他们的产品销量增长近40%,这是少有的现象。尤其是在陕西地区,前些年,农机产品运用率比较低,近两年销售形势十分看好,仅80匹马力以上的大型轮式拖拉机2004年就销售了350台,以关中地区的粮食主产区的农民购买为主。
在本次农高会的农业机械展览上,来自山东、河南、北京、湖北、陕西等省的农机生产厂家,纷纷借助农高会给自己的产品销售加力。在众多的产品展台上,来自我省本土的农用机械生产厂家却比较少,而且以小型的生产厂家居多,农用大型机具市场占有率很小。以拖拉机为例,在80匹马力以上的厂家中,我省还没有一家能够生产的,都被一拖、福田、铁牛、上海等厂家占有。
来自省农机管理局的信息,到2004年底,我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323.41万千瓦,拥有拖拉机21万台。大中型拖拉机3.12万台。2005年,农业部安排我省农机购置补贴1000万元,省级财政补贴安排专项基金90万元,每台大型拖拉机可享受国家补贴8000—10000元,在全省29个县计划新增大型拖拉机与配置农机具2260台套。
在11月5日举行的农高会农机展览信息发布会上,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李金生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动农机生产、销售和使用,进一步规范农机生产,使农业机械走上法制化道路。他说,有理由相信,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农机工业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态势,预计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本报记者 张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