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农高会上的泥塑艺人胡新明

2023年10月04日

带着精心准备的2300多件泥塑产品,胡新明第一次在农高会上推销自己的泥塑。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开展第一天就卖出了1800多件,只得连夜又派人在家中取货。令胡新明还没想到的是,这次农高会上,他们的民间工艺产品能和国内外很多乡村一样受到人们的关注。

说到这次参加一村一品,他觉得很突然,但是也很幸运。他说,能在那么多的项目中筛选通过,更给凤翔泥塑艺人一个信心。胡新明给记者讲述了自己村子发展泥塑规模生产的经历。早些时候,村子也有人来做泥塑,但是都是单个的家庭式生产,产量也很低。他认为,那样的生产是不能满足人们对泥塑的需求,祖传的手艺总有一天会走向绝境。胡新明就带领大家搞规模经营,但是村里的老艺人到现在还是反对的。但是他还是做了,而且很成功。自从连续两年上了中国国家生肖邮票以后,凤翔泥塑出名了,胡新明出名了。他说,2001年的时候,村里只有一两户做泥塑,现在全村几乎所有人都在做泥塑,这种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去年,全村仅在泥塑制作上的产值就在1000万元左右,而且还带动了草艺编织、皮影等民间工艺产业链。

这位41岁的农村汉子从8岁就开始学习泥塑,但是现在他才觉得有点成就。与他一起到农高会上展销泥塑的村民说:“没有胡新明,凤翔泥塑发展不到今天。”胡新明正在规划着自己和村子的未来,他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改变着农村的面貌,改变着生养在黄土文化下的这群人,并将这种黄土的文化传播出去,丰富着喜爱它的人的生活。 本报记者 张满定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志愿服务让小杜成熟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1/2005110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1/08/23566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