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长期补钙为何骨质疏松?

2023年10月04日

有些中老年人,长期服用钙剂补钙,但是在进行骨骼检查时,仍有骨质疏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补钙剂量不足:钙是身体里的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含800—1400克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如果身体缺钙,骨骼中的钙便进入血液,引起骨质疏松。补钙时使用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多种钙糖片等,是一种钙盐制剂,它们所含的纯净钙占1/8左右。骨质疏松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加大补钙量。

补钙方法不当:身体里的矿物质有一定比例,钙与磷的比例3:2,如果身体里的磷缺乏,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另外,钙的吸收利用需要在维生素D的帮助下进行,所以在补钙时还应补充磷和维生素D。

饮食干扰:在某些食物中,如菠菜含草酸较多,柿子含鞣酸较多,肥肉中含脂肪较多,这些酸性物质易与钙结合成不易被身体吸收的络合物,故在补钙时应少吃这些食物。

不爱锻炼:体育锻炼能使钙质向骨骼中沉积,防止发生骨质疏松,而缺乏体育锻炼的人,即便补钙,钙也多在血液中游离。

性激素缺乏:性激素也能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老年人的性激素减少后,即便补钙,也不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故老年人补钙时,还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一些性激素。

其他因素:有些人爱吸烟喝酒,有些人生活不规律,有些人长期疲劳或精神紧张,还有些人有内分泌病和胃肠病,这些因素也不利于钙的吸收利用。

上篇:内脏脂肪因“坐”而生
下篇:失眠的饮食疗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1/2005110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1/09/23574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