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让中国超导材料问鼎世界

——记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周廉

2023年10月04日

周廉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在他40多年的科研和工作中,为了中国超导材料问鼎世界,他勇攀高峰,始终致力于超导和钛等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制造技术及应用开发研究工作。共荣获包括国家发明奖在内的奖励21项、国家发明专利14项,是一个在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院士。

1969年,为了开辟中国超导材料研究的新课题,周廉舍弃在北京的舒适生活,来到陕西秦岭脚下的山沟里,在科研资料缺乏、仪器设备非常简陋的困难情况下,艰难地开始了超导材料的研究。1970年,周廉带领他的科研小组,生产出了中国首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单根线材平均长度5500米、最大长度达两万米以上的铌钛超导材料。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他们共研制生产铌钛超导材料2600余公斤,占到全国生产总量的80%,装备了我国受控核聚变装置,为我国第一台400千伏安超导同步电机的研制成功做出了贡献,并因此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到80年代,周廉的科研小组提出并采用了多次时效——形变工艺技术,使我国生产的多芯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Jc值)创世界记录,被世界超导界赞誉为“开创了高临界电流密度的铌钛超导材料研究的新纪元”。1987年,周廉又发明了制备高Jc铱钡铜氧超导体材的“粉末熔化处理法”工艺,用该工艺制备的超导体核块材的Jc值,也创下世界最高记录。到21世纪初,周廉在二硼化镁超导材料的研究中,采用钛和锆进行元素替代,在常温下制备超导材料,创造了二硼化镁块材Jc水平的国际最高水平。2003年,在周廉的不懈努力下,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组建了西部超导科技有限公司,仅用一年时间就正式投产,使我国超导材料实现了产业化。他致力于院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成立了10多个院控股、参股和民营股份参股的股份制公司,与西安市政府合作在高新区设立新材料产业园,近五年来,全院综合收入平均以40%的速度增长。

本报记者 阎冬

上篇:我省成人高考分数已确定
下篇:导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1/2005111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1/10/2357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