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珍罕的西安公共汽车老票

2023年10月04日

图为民国时期西安市内第一路公共汽车票

笔者是一名票证收藏爱好者,喜好搜集一些有趣的生活票证,用其来证实逝去的历史。

最近,笔者在翻阅整理民国旧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几张残破不全的当时西安市第一路公共汽车车票(见附图)。此一发现,弥补了我多年搜寻海、陆、空各种交通票证的空缺,也是佐证老西安公交史的珍贵资料。

史载:民国时期,西安公共交通主要靠人力车维持(坐人的车被称“洋车”,两个轮子;运货的车子,是单轮的手推车)。民国31年(即1942年)4月,西安公共汽车管理处,开通了火车站(原中正门后改解放门)至钟楼的公共汽车线路,被称为市内第一路公共汽车。其站点有:中(中正门即火车站)、崇礼(五路口)、民(民乐园)、大(大差市)、端(端履门)、钟(钟楼)6个站点。另一条线路是东(东门)、大(大差市)、端(端履门)、钟(钟楼)4个站点,这两条路线总共10个站点。这就是当时西安的公交线路状况。由于旧中国的贫穷,当时使用的公共汽车,是用进口国外车改装而成,破旧不堪,仅能勉强行驶,且又因道路是石子铺成,坑坑洼洼,经常是时开时停,市民乘客多有怨言。1949年5月下旬西安解放,汽车短缺,市内每条线路上,仅有1—2辆公共汽车运行,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省、市公路局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于1949年8月开始,动员工人赶制了用木炭炉发动的公交车10多辆,投入运行,缓解了群众“乘车难”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五十六年来,西安公共交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安市公交公司营运车辆2001年为2740辆;2002年为3024辆,2003年为3140辆。新车购置,2001年为277辆,2002年为298辆,2003年为388辆。线路条数,2001年为115条,2002年为147条,2003年为153条。如今的西安公交车,已遍布大街小巷,四通八达,将那昔日贫穷落后之情景,一扫而空。

小小票证故事多,帮我琢磨、审视、研究历史,也是我不断增长知识的好途径。愿更多爱好收藏的朋友们,能以史为鉴,在收藏研究中找出乐趣。 (雷晴波)

上篇:巴金的000001号作家证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1/2005111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1/14/23586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