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眼中看公交
“358”,这是西安市政府对公交提出的基本要求。即出门300米有车站,5分钟能等到车,80%的乘客有座位。如果用这个标准衡量西安的公交现状,乘客可以有100个不满意的理由。
车难等 座难找
现在,西安的公交车比几年前方便了许多。可不少乘客依然反映,一些线路车非常难等。家住北郊龙首村的樊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南郊桃园路天然气公司上班,可唯一的107路公交车非常难等,有时甚至需要半个小时。
在西安市,堵车也非常普遍。在公交车上听到乘客打电话说的最多的,便是“堵车”两个字。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反映,平时遇到上下班,或交警下班后,10分钟的车程,经常坐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乘公交车,不一定有我骑自行车快!”家住东郊互助路,在大差市上班的侯先生说,他骑车上下班,一般需要20多分钟,可如果坐公交,一般都在半个小时以上。
敬语少 服务差
“以前有售票员时,乘客同售票员吵架。现在,换成无人售票车,乘客又经常同司机吵架。”家住西门附近的老西安王先生说。在西安公交网上,一份心目中最满意的14条公交线路投票中,只有26人投票,除了有15票认为606路令人满意外,其他线路得票数均在两票以下。
西安公交车的司乘人员,大多数是一幅冷漠面孔。理工大法学专业上大二的小李说,西安的售票员,她从来没有见过有笑脸的。的确,回忆一下在公交车上的经历,“里边走,谁还没买票,快上、快下……
“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这是大家对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乘务员李素丽的评价。如果用这一标准衡量西安市公交的乘务员,大概99%的都不合格。
车厢内 和谐少
不少人对公交车内的不和谐气氛表示遗憾。“一些乘客的素质很差。”在玉祥门附近,一媒体上班的张小姐回忆说,11月8日晚上,她乘600路车回家,车到钟楼附近,坐在她对面的一女士准备让孩子在座位上撒尿。售票员看到后,让她带着孩子到门口去。可那女士反驳说,是小孩撒尿,又不是大人。随后,便旁若无人的让孩子在座位上撒尿。
“十次乘车,只有两次有人让座。可以说,一些人欠缺必要的礼貌。”65岁的段师傅告诉记者,他平时一上车,靠近的那个乘客,对方要么脸朝向窗外,要么闭上眼睛(装睡)。总之很少有人给他让座。
让座者,也有他们的不满。西工科一姓冯的同学说,她经常给人让座,有些人还说声谢谢,让她站在自己旁边,下车后,把座位还给她。而另一些人,她起来让座,对方什么表示也没有,坐下后,脸朝向窗外,自己反倒觉得很不是滋味。
本报记者 薛生贵
记者眼中的西安公交
不能满足需要
在西安市乘坐公交,挤车的经历人人都有。可以说,西安的公交车习惯性超载,只有23个座位的公交车,高峰期经常塞入100多人,最多时竟达150余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安万人拥有公交车仅为10.6标台,远远低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的每万人12标台的标准。
堵车在国内所有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可这一交通顽疾在西安更为突出。据了解,西安市公交车的平均时速仅为10公里/小时,仅相当于两倍的步行速度。这一老牛般的车速,难怪20分钟的车程,经常要走1个多小时。
西安市的公交车晚上收车时间:一般为8:30分左右,仅有29条线路延点到晚上11:00。这便出现在深夜的西安市,无车可乘的尴尬局面。据了解,国内不少城市,几年前都出现了通宵车。如杭州,在2002年便开通10条通宵线路。可在西安市,今年7月1日,第一条夜间线路215路才勉强试运营(经西大街、钟楼、南大街、长安路、韦曲正街至西京大学,线路长度18公里)。夏天收车为凌晨2:00,冬天为凌晨0:00。
配套设施落后
2003年,北京市拥有公交专用道已达300公里。可现在西安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交专用道。西安公交总公司党委宣传部一姓陶的负责人说,目前,西安市只有3条准公交专用道(西大街、友谊路、钟楼到张家堡)。可除了友谊路外,其余三条公交专用道均设在非机动车道。在非机动车道上借道行驶的现状,不可避免出现与非机动车抢道的现象。可以说,目前西安的公交专用道“无法”专用。
其次,西安市公交场站建设严重滞后,据了解,各公交分公司的停车场只能供很少一部分公交车的停靠。如今,大部分公交车露宿街头,由此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人为破坏:玻璃被砸、轮胎被偷、零部件被盗等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去年还出现一辆12路公交车被盗走。
此外,西安市公交车调度站没有回车道、停车港湾的现状比比皆是。
站点设置欠缺
目前,西安市只有钟楼、开元和大差市三个公交停靠港湾。其他站点的设置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本应设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公交站点,西安市有一些站点设置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隔离带上(如南二环)。其次,城区一些公交站点被道沿边的护栏隔开,致使不少乘客要么站在道沿下上下车,要么翻越护栏(如钟楼附近)。此外,有一些站点存在一站多名(金花北路又名动物园、西安工业学院)和多站一名(北大街,东西南北8个站点,都统称北大街)的现象。总之,站点的设置缺陷,无形中给乘客带来不方便。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公交优先”三步走
“公交优先”,谈何容易!它需要土地、规划、城建、交通、交管、市政、财政和发改委等城市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前提下,西安市如何确保“公交优先”?近日,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他们认为,发展西安公交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制定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编制城市发展公交规划。面对西安市道路建设的现状,当务之急是加快立体大公交的发展步伐。除了在一些十字路口修建立交外,还应尽快实现两条地铁线(东西、南北)的开工建设。
二是加快公交配套设施建设。首先,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一些重点线路公交专用道建设,逐渐设置合理的交叉口公交优先措施和港湾式停靠站。其次,在公交车流量较大的走廊保障公交车行驶优先权,减少其他交通流干扰,提高公交车的运营速度和准点率,进而提高整个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再者,通过建设现有公交场站,解决公交露宿街头带来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三是实现城区车辆适当分流,规定一些线路禁止非公交车行驶。要实现车辆有效分流,首先,在城区集中修建必要的停车场,使私家车有处可去;其次,要确保城区内公交车乘坐的方便快捷,使车辆分流切实可行。
本报记者 薛生贵